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昭示著一日三餐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由此也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帶起餐飲業的繁榮發展,小餐飲、小作坊因為準入門檻不高,也憑借點多面廣、體量大而成為整個餐飲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規范小餐飲經營行為、維持正常的餐飲經營秩序,日前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陜西省小餐飲管理辦法》。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與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的過程中,我國餐飲業得以實現長足發展,并逐步演變為擴內需、促銷費、穩增長、惠民生的支柱產業。隨著自2012年以來我國餐飲業收入以年平均10%左右的增幅持續增長,并于2019年達到46721億元的成績也交出一份相當亮眼的行業發展答卷。
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人們在餐飲消費上愈發追求健康、營養、便捷和特色,我國餐飲業業態也種類從單一逐步走向多元化,市場中也開始出現正餐、團餐、快餐、外賣、小吃、西式餐飲等多足并存的局面,以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當然,盡管餐飲業規模不斷擴大且餐飲品牌連鎖化進程加快,但總體而言以中小型餐飲企業為主,呈規模小、數量大、分布較為分散等特征的發展模式仍占據著很大一部分市場。
尤其是準入門檻相對更低、發展已久的小作坊與小餐飲業態,仍是眾多投資者創業的重要選擇,這也使之成為當前不可忽略的餐飲力量,但近年來不時曝出的食安問題也引發人們與監管部門對這一業態的重點關注。為規范小餐飲經營行為,加強監督管理,維持正常的餐飲經營秩序,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近日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織制定《陜西省小餐飲管理辦法》,已審議通過,將于九月份正式施行。
據了解,《陜西省小餐飲管理辦法》中包含總則、許可管理、經營管理、監督管理、附則五個章節三十六條內容。其中指出,“小餐飲,是指有固定經營門店,從業人員少、條件簡單,從事餐飲服務的小餐館、小吃店、小飲品店等個體經營者”,經營面積應在50平方米以下。
為規范小餐飲經營行為,還提出從事小餐飲經營活動應當符合有固定、合法的經營場所,經營場所遠離污染源;廚房各功能區布局合理,粗加工、烹飪、餐用具清洗消毒、食品原輔料貯存區域等場所分區明確,防止食品存放、操作產生交叉污染;配備有效的冷藏、洗滌、消毒、排煙凈化、防蠅、防塵、防鼠設施,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廢棄物)的容器或者設施等條件。同時提出,從事小餐飲經營的應當向所在地縣(市、區)許可部門提出申請《小餐飲經營許可證》,有關部門可依法核查后作出批準、撤銷、撤回或吊銷等處理,力促小餐飲健康發展。
(具體內容可點擊此處查看)
因為小餐飲的準入門檻并不高,人們試圖在餐飲業分羹時往往也會傾向于這一模式。除了食品口感、風味向來是吸引消費者關注的一大要點外,食品安全同樣是當下業內發展的關鍵點,通過落實小餐飲管理辦法,也將為一業態健康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