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馕文化產業為核心,集體驗、銷售、品牌孵化、地域美食、旅游休閑為一體的昌吉馕產業文旅小鎮正式建成開業,掀起新疆馕產業發展的又一新篇章。實際上,隨著近年來致力于生產休閑馕的食品企業不斷增多,引入智能電馕坑等新設備正推動馕產業走向自動化、工業化,形成接地氣又有底氣的富民產業。
老話說“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馕”,這昭示著馕餅在新疆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面粉為主要原料,經和面、揉面、醒發、烤制等工序后得到的馕與我們常見的烤餅制作大體相似,只是馕大小形態多樣、也更加厚實,因為在制作過程中往往還會添加羊肉、羊油、芝麻等配料,新疆馕還可分為肉馕、油馕、窩窩馕、芝麻馕、辣皮子馕等多種。
在新疆地區,馕的地位可以類比“南米北面”,向來深受當地人民喜愛,隨著近年來全國各地喜歡馕的人越來越多且在新零售、物流等變化下,馕更是走出時空限制,從小馕餅逐步演變為支撐地方經濟增長的富民大產業。尤其是伴隨著以休閑馕產品為代表的馕食品工業加速提檔升級,馕餅生產從零散化的人工手作走向工廠化的規模性生產,品牌化、標準化正在為馕餅附加值提升、市場競爭力提升、走向全國夯實基礎。
近日,位于昌吉州的馕產業文旅小鎮(昌吉州馕文化產業示范園)正式投入運營。除了全產業鏈發展引人矚目以外,已入駐84家商戶、企業更將帶來各類馕餅日產量可達100萬個的可喜變化,這無疑將從產業融合的角度促進馕產業的向內提升與向外擴大。
不僅如此,據相關統計顯示,到今年6月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區內已建成和成立63個各類馕產業園、460家打馕合作社、510家馕生產加工企業,帶來面向全國各地區乃至走向世界的300多種馕產品。與從前有所不同的是,當下的馕生產已經一改傳統的路邊烤馕、小作坊加工為主的模式,工業化、規模化、自動化生產正使馕產業煥然一新。
現今的馕生產車間中,不僅有
和面機、
壓面機、搟餅機等基礎性的
面食機械,智能電馕坑作為馕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更是發揮著重要作用。據了解,智能電馕坑是對傳統馕坑改造升級后得到的產物,主要是通過馕坑內部熱空氣循環利用達到高效、環保的烤制目的,一小時可以完成200個以上的打馕就是很好的例證。而且,在數控系統加持下既可以更好的掌握馕坑實時烤制溫度,油、面、配料的精準配比與投放等都使得成品馕保留傳統風味的同時又兼具品質維穩、色澤鮮亮。
近年來地域性美食的受歡迎度不斷提升,對于新疆馕產業發展正是一大機遇。通過打造一批馕產業園、引入生產企業入駐,提升新疆馕產業的集中度,加速生產車間的設備改造促進產品品質提升,既將更好的使馕滿足市場供應需求,也將切實推動馕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