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俗語中有“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這樣一句話,但是“病從口入”也是一個樸素真實的經驗總結。食物是人體獲取養分的主要途徑,食物的干凈衛生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而食品微生物檢測,是衡量動植物性產品衛生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判定被檢產品能否食用的科學依據之一。
食物微生物檢測
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的食物抽檢報告中,通常可以看到以下幾個抽檢項目:生物毒素超標問題;微生物污染問題;農獸藥殘留問題;重金屬污染問題;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問題等。其中,根據我國衛生部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食品衛生檢驗方法-微生物部分,微生物檢測主要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和致病菌3項。此外,微生物指標還包括病毒和寄生蟲指標等。
食物微生物檢測是判斷食品加工環境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據,作為食品微生物檢驗人員,在進行檢測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操作,不得隨意更換其他方法進行微生物檢測。同時因為微生物檢測涉及到菌落總數等細菌相關數據,在取樣時就必須無菌采樣,以免造成樣品污染而使得檢測結果出錯。
無菌操作的要求
食物微生物檢測的主要程序包括(1)采集樣品、(2)樣品送檢、(3)樣品處理、(4)檢驗、(5)結果報告。在檢驗環節之前,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因為微生物進入而造成樣品污染,因此無菌操作技術應貫穿整個檢驗過程,一旦其中一個環節沒有采用無菌操作,那么其他環節的無菌操作也將沒有任何意義。
(1)采集樣品
樣品采集過程中使用的器械和容器均需滅菌處理,如剪刀、藥匙要經過170℃/2h 干熱滅菌,天平消毒處理。如樣品是直接食用的小包裝食品,可原包裝直接采集,檢驗前不要開封。
(2)樣品送檢
采集好的樣品應及時送到食品微生物檢驗室,一般不應超過3h。如路程較遠,則可將不需冷凍的樣品保持在1~5℃的環境中,勿使凍結,以免細菌遭受破壞。
(3)樣品處理
需用無菌刀、剪或鑷子稱取不同部位的樣品。一般而言,稱取 25g/ml樣品于盛有225ml無菌稀釋液的無菌均質袋中均質,制備成1:10樣品勻液進行檢驗。若是冷凍樣品必須事先在原容器中解凍,解凍溫度為2~5℃不超過18h或45℃不超過15min。
(4)檢驗
食品衛生微生物檢測單位接到檢驗申請單,應立即登記填寫試驗序號,并在36 h內進行檢測(貝類樣品通常要在6 h內檢測)。對不能立即進行檢測的樣品,實驗室應有足夠和適當的樣品保存設施(如冰箱或冰柜等),使樣品在檢測之前維持取樣時的狀態。
(5)結果報告
樣品檢驗完畢后,檢驗人員應及時填寫報告單。檢驗人員和主管核實簽字并加蓋公章后,結果報告生效。如樣品檢驗結果陽性,應按照規定保存時間保存。
后記
2020年10月,黑龍江“酸湯子中毒事件”中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致死原因就是自制的酸湯子被致病菌椰毒假單胞菌污染。
自制發酵食物和陰暗潮濕的環境都極容易導致食物微生物超標甚至染上致病菌。近段時間正是春雨頻繁時節,小作坊環境雜亂,在生產過程中極有可能導致食物微生物含量超標。而微生物檢測的意義就在于此,能夠對產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確的評價,有效地防止或者減少因食用不潔食物而導致的疾病,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
、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