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螺離心機技術解析
臥螺離心機是一種高效的離心分離設備,具有結構緊湊、連續操作、運轉平穩、適應性強、生產能力大、維修方便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化工、輕工、制藥、食品、環保等行業。
其工作原理為:轉鼓與螺旋以一定差速同向高速旋轉,物料由進料管連續引入輸料螺旋內筒,加速后進入轉鼓。在離心力場作用下,較重的固相物沉積在轉鼓壁上形成沉渣層,輸料螺旋將沉積的固相物連續不斷地推至轉鼓錐端,經排渣口排出機外;較輕的液相物則形成內層液環,由轉鼓大端溢流口連續溢出轉鼓,經排液口排出機外。
臥螺離心機的主要結構包括轉鼓、內置的螺旋輸送器、進料管、排渣口、排液口、驅動裝置和潤滑裝置等。外置輸送泵將含水率較高的污泥和高分子絮凝劑通過進料管送入離心機內,由于轉鼓的高速旋轉和摩擦,污泥在轉鼓內和轉鼓一起高速旋轉,形成一個同心的液層。離心力使固體沉降到轉鼓內壁,而液體通過排液口流出。轉鼓被做成圓錐體,在圓錐體的最小端留有排渣口,可保證液體不會從此處流出,同時螺旋輸送器以與轉鼓略有差異的轉速旋轉,將固體推向轉鼓的排渣口。螺旋輸送器與轉鼓的差速決定了固體在轉鼓內的停留時間,而這個停留時間決定了排出固體的干固率。
為了提高臥螺離心機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定期檢查和維護離心機,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
優化進料方式:均勻地加入物料,避免進料量過大或過小。
合理調整轉速:在安全允許范圍內,適當提高轉速,可增加物料的分離速度和處理量,但并非所有物料都需要最高轉速。
增加過濾面積:例如更換濾網,使濾網目數減小并在轉鼓和濾網間留微小間隙,或增加轉鼓截面面積,如添加 w 型過濾擋液環、加長轉鼓長度等。
調整生產工藝:對于粘性物料,可采用少量多次脫水方法,或進行加液洗滌以增加流動性。
確保穩定的推料扭矩或推料液壓:觀察差速驅動電機的負荷或扭矩,或者液壓管路的油壓,使其穩定,以得到穩定的固渣干度。
在選型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離心機的轉速:一般應在 3000 轉以上,轉速越高,分離因數越高,分離效果越好。
材質:國外一般材質為 316L 或雙相不銹鋼,磨蝕元件須選用陶瓷合成材料。
差速控制:差速精度越高,對物料的適應性越好。
長徑比:長徑比越大,處理能力越大,含濕率越小。
控制系統:最好具備自動化編程控制。
安裝功率:影響能耗控制,應選擇能耗比合理的設備。
加工制作工藝:高精度加工要求的分離設備,需要企業具備精加工能力。
臥螺離心機在環保應用方面主要用于對工業和民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進行脫水。其具有先天處理量大、自動化操作、脫水效果好等特點,在環境保護領域得到了廣泛使用和推廣。
此外,臥螺離心機的潤滑也非常重要,高速旋轉使得轉鼓軸承的潤滑尤為關鍵。一些離心機采用中央自動潤滑系統,通過管道和柱塞泵分布器將所有需要加注潤滑油的點連接起來,避免了人工注油不及時造成的機械故障。
在臥螺離心機的運行中,螺旋運行起著關鍵作用。它通過與轉鼓體之間的相對旋轉運動實現連續排料,而這種相對旋轉運動產生的“差速"始終是推料方式。操作人員可以根據螺旋運轉的負荷(扭矩)來“感覺"固渣的干度,并通過調節差速來控制固渣的干度和清液的清澈度。當固渣太干或推料扭矩過高時,可增加差速以降低扭矩,使排渣加速并得到較潮濕的固渣;當固渣太潮濕時,降低差速可提高固渣干度,但清液中的固體含量可能會上升。
同時,離心機的運行效果對物料有一定依賴性。物料自然沉降性能越好,在離心力場中的沉降速度就越快,分離效果也會更好。對于細小顆粒物料,添加絮凝劑可使其聚集成較大顆粒,從而提高分離效果。物料的粘度會阻礙固體顆粒沉降,過高的粘度會使離心分離變得困難,可通過升高物料溫度來降低粘度。另外,輸入離心機的物料需具有合適的固體體積濃度,因為分離是以固體體積占有比例來和液體形成分界面的。
總之,了解臥螺離心機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以及運行和選型的相關要點,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維護該設備,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分離效果,滿足不同行業的生產需求。在實際應用中,還需根據具體物料特性和工藝要求,進行合理的調試和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