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16:30:16 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整理 編輯:三七 閱讀量:12902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申報人 | 項目承擔單位 |
1 | 小麥加速迭代遺傳機制與植物工廠加速關鍵技術研究 | 湯才國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2 | 基于人工智能的混合動力收獲機研發 | 郭崗 | 中聯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3 | 基于輕量化AI平臺的全形態堅果和籽類精細化分選裝備研制 | 鄭磊 | 合肥工業大學 |
4 | 螺旋塔式牧草植物工廠 | 翟寧 | 安徽金晟達生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5 | 基于數字網聯的顆粒農產品集成化功能包裝裝備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 | 劉偉 | 安徽永磐機電有限公司 |
6 | 基于多譜圖像超分的稻種質量無損檢測與智能分選系統 | 徐建鵬 | 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7 | 基于機器視覺和協同管控的分散種植大豆智能收獲裝備研發 | 曾偉輝 | 界首市糧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8 | 基于深度學習的高效低損薄殼山核桃分級及剝殼分選智能裝備研發與應用 | 薛康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 |
9 | 數智化生豬精準飼喂配方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周小波 | 安徽喜樂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0 | 秈米營養健康產品綠色加工關鍵鏈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 甘啟斌 | 安徽聯河股份有限公司 |
11 | 大宗農產食品高端加工智能化質選及綠色工藝技術創新與應用 | 路巍 | 安徽捷迅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12 | 米線食品現代加工與品質提升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 | 鄭志 | 安徽王仁和米線食品有限公司 |
13 | 肉類預制菜綠色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及產業化 | 蔡克周 | 合肥工業大學 |
14 | 梨、桃高值化加工及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 | 江艦 | 安徽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
15 | 核桃貯藏品質劣變機制及保鮮關鍵技術開發與產業化示范 | 李述剛 | 合肥工業大學 |
16 | 秸稈資源高值化綜合利用和發酵生產高光純L-乳酸新技術研究 | 李榮群 | 普立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7 | 大別山食用菌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 趙根海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18 | 基于產四甲基吡嗪菌種資源挖掘的徽派創新白酒現代固體釀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楊紅文 | 安徽金種子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
19 | 鳳丹牡丹油脂提質保鮮關鍵技術及功能性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示范 | 汪惠麗 | 銅陵鳳丹種植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
20 | 油茶功能營養油低溫壓榨物理煉制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 鄭明明 | 安徽龍眠山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21 | 瓜蔞子品質控制與精加工關鍵技術創制與示范應用 | 杜冰 | 安徽有余跨越瓜蔞食品開發有限公司 |
22 | 乳酸菌與酵母菌共發酵雜糧面包糠風味調控與產業化技術開發 | 王薇 | 滁州潤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
23 | 基于“養味色形”質量控制的竹蓀預制湯預處理-調味技術研究及示范 | 張磊 | 安徽省百麓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24 | 基于風味導向的濃香型白酒智能生態釀造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 顏守保 | 淮南師范學院 |
25 | 江淮果嶺“三桃一梨”產品高值加工與品質保持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 | 陳乃東 | 皖西學院 |
26 | 徽派預制菜綠色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 張莉 | 黃山全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27 | 藍莓功能化開發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 | 張國強 | 紫約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28 | 酶法糖苷鍵重構改善小麥粉生理功效和加工品質關鍵技術研究 | 班宵逢 | 安徽皖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29 | 食用菌綠色加工產業化關鍵技術與高值化產品開發 | 陸永明 | 安徽大學 |
30 | 微生物發酵共性技術在皖產梨桃全產業加工中的應用 | 吳學鳳 | 安徽梨多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食品機械設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認可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聯系電話:0571-87759655;郵箱:804074602@qq.com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