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7屆貴州·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在位于遵義市蝦子鎮的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中國辣椒城舉行,本屆辣博會由貴州省辣椒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主辦,遵義市人民政府、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承辦,貴州省常務副省長、貴州省辣椒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吳強,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曹桂玲,遵義市市長黃偉,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鄒康,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胡繼承以及來自全國辣椒生產、加工、科研、銷售領域的嘉賓參加博覽會,并就做大貴州辣椒產業規模、做強遵義辣椒品牌進行交流。
產業基礎好 “貴椒”香辣天下
貴州辣椒有歷史、有文化。貴州是我國食用辣椒最早的地區,康熙六十年編成的《思州府志》載“海椒,土苗用以代鹽”,這是辣椒最早的食用記載,距今有300年的歷史,也證實了貴州開啟中國食用辣椒的先河。而后,食辣之風逐步向全國蔓延,形成了一個以貴州為中心的“長江中上游重辣地區”。
貴州辣椒有特質、有品質。貴州生態環境良好,孕育的貴州辣椒萜烯類、酯類芳香物質含量較高,可謂“椒中之驕”。貴州持續推進“良種工程”,發掘和提純復壯地方優良品種、引進和培育世界名優品種擇優推廣,全面推行綠色防控,成就了貴州生態椒、干凈椒、放心椒的美名,具有品味溫醇的獨特品質以及香辣油亮的基本特色。
貴州辣椒有規模、有效益。經過多年的努力,貴州辣椒規模不斷擴大,種植面積達到500萬畝以上,占世界的十分之一、中國的六分之一,有20個縣域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今年上半年,早春辣椒產量65萬噸、產值27億元,畝均收益達9000元、增長14%,實現“開門紅”。
貴州辣椒有品牌、有市場。近年來,貴州聚焦“生態貴椒·香辣天下”宣傳主題重點打造,創建“貴椒驕”省級公共品牌,培育區域公用品牌近10個,“遵義朝天椒”“大方皺椒”分別位列全國十大名椒榜首和第三。老干媽、貴三紅、南山婆、遵辣、卓椒榮獲“全國最具影響力辣椒品牌”榮譽稱號,黔小妹、辣小鳳等后起之秀不斷發展壯大。省部共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辣椒市場落戶遵義,干椒交易規模全國第一,發布運行中國干辣椒系列價格指數,具有“中國辣椒、遵義定價、買賣全球”的優勢。油辣椒占據國內70%市場,糟辣椒、泡椒成為貴州辣椒新增長點,辣椒產品遠銷海內外108個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有貴椒鮮紅亮麗的點綴,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媽。
發展受重視 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
長期以來,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辣椒產業。辣博會在我國辣椒行業知名度高、影響力廣,吳強介紹,7年來,貴州以舉辦“辣博會”為契機,推動辣椒產業轉型發展、打造“辣椒強省”,初步走出了一條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小辣椒成為富民增收的“大產業”。7年來,貴州辣椒產業規模明顯擴大,產業基礎愈發夯實,品牌影響顯著增強,市場體系逐步健全,引領帶動,增收機制不斷穩固。貴州辣椒產業將乘著新國發2號文件的東風,把握新機遇,整裝再出發。吳強用四個堅持總結了貴州辣椒產業發展將要采取的重要舉措,即堅持突出特色,推動辣椒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筑牢生態貴椒品質特性;堅持項目為王,增強辣椒產業發展后勁;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胡繼承在推介貴州辣椒產業時介紹,貴州食辣人口約占75%,年人均消費29.7公斤,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成為全國辣椒消費大省。近年來,貴州將辣椒作為12個特色優勢產業之一重點發展,穩規模、提品質、強企業、樹品牌,打造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成為脫貧攻堅的富民產業、鄉村振興的增收產業。今年貴州省543萬畝辣椒喜獲豐收,311家規模化加工企業競相而上,140萬戶農民以椒為主業。
黃偉表示,近年來,遵義將辣椒作為市農業八大主導產業之一,持續做大產業規模、做強遵辣品牌,打造“一心兩翼”辣椒加工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如今,有全國“十大名椒”之首的遵義朝天椒已培育出50多個地方優質特色品種。遵義常年種植辣椒突破200萬畝,在全國地級城市種植面積第一;擁有辣椒加工企業120余家,年加工產量40余萬噸,加工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干椒交易量達到60余萬噸,年交易額突破80億元,成為全國唯一的省部共建國家級辣椒市場。小辣椒已裂變為集種植、加工、銷售、科研、文化傳播為一體的大產業,遵義市播州區、新蒲新區摘得全國辣椒產業十強縣桂冠,遵義享有了“世界辣椒之都”和“中國辣椒之都”的美譽。
辣博會開幕式還舉行了“世界辣椒特色小鎮”授牌儀式,為“全國辣椒十大新優品種”“貴州省辣椒產業十強鎮”“貴州十佳糟辣椒品牌”“貴州辣椒十大經銷商”進行頒獎授牌。據介紹,本屆“辣博會”共達成涉辣生產、加工、銷售等合作項目44個、資金20.69億元。展示展銷暨美食文化推廣巡展同期舉行,全方位展示了辣椒種子、制品、包裝、機具等相關產品;此外,“高標準打造國家級辣椒市場·助推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辣椒新優品種展示推介、辣椒新產品推介暨商務懇談、招商對接等活動也在辣博會期間舉辦。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