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是人體攝入蛋白質和脂肪的重要來源,在我國居民消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為提高畜禽肉制品質量,降低畜禽屠宰加工中潛在的疾病傳播和交叉感染風險,我國自去年來開始實行生豬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制度,并逐步對活禽交易進行禁止和取締。當下和未來,以畜禽屠宰加工環節為主線,推動畜禽屠宰加工向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信息化方向過渡和發展,是大勢所趨。
5月17日,落地安徽蕪湖鳩江區沈巷鎮的蕪湖大地畜禽集中屠宰加工基地舉行商戶入駐暨簽約儀式。據悉,此次共有27家商戶入駐,該加工基地預計將于本月20日左右投產運營,后續或將為安徽和長三角城市群肉類市場供給帶來進一步保障。
筆者注意到,該基地是根據《蕪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促進家禽產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的意見》啟動建設的一項重點項目。《意見》主要指出了加快特色禽業生產與開發、大力推廣健康養殖、推進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建設家禽集中屠宰廠、加強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行冰鮮禽產品上市、創新流通和消費模式、建立“1110”和休市制度等九大任務,旨在促進家禽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
在“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的要求下,蕪湖大地畜禽集中屠宰加工基地由安徽金邦畜禽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金額為3.2億元,自2021年1月開工建設,計劃建成14條屠宰加工生產線,禽類年屠宰量預計達到3000萬只。另據介紹,該項目還將應用到無害化屠宰車間,先進的禽類加工生產線搭配上單只畜禽產品身上所攜帶的溯源二維碼,將從生產關鍵環節防止肉類受到污染,并為消費者和肉類養殖、生產加工之間搭建起信息互聯、信息雙向可溯源的“橋梁”。
可以預見,隨著規模化的屠宰加工基地搭建起來,蕪湖畜禽加工產業鏈條將得到有效的補強,由過去的分散型、小規模走向現代化模式。集中檢疫、標準化屠宰加工、污水集中處理等工序的落地,也將為阻斷畜禽疫病、補齊環境污染短板等提供一套可靠的解決方案,同時將有力推動畜禽肉制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保障“菜籃子”穩定供給、安全供給,并帶動產業與農民增收,為地方畜禽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隨著近年來我國多舉并措推進畜禽屠宰行業向現代化邁進,我們也期望看到越來也多標準化的畜禽產業鏈完善起來,營造出良好的產銷環境,為保障消費市場穩定、高質量供給獻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