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省文旅廳發布的“關于公布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的通知”中,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認定滁菊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滁菊制作技藝)、安徽六安瓜片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六安瓜片制作技藝)、宿松縣龍河茶葉有限公司(宿松香芽制作技藝)等100家單位,現予公布(完整名單見附件)。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多樣,有傳統手工技藝及其他工藝技術、傳統的醫學和藥學等等。而傳統手工技藝及其他工藝技術也在不斷與現代技術想結合,賦予其更多新鮮活力,加快傳統手工技術的不斷創新,更好地滿足和適應現代生產、生活的需要,實現了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更好地傳承下去。
近日,安徽省文旅廳發布“關于公布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的通知”。根據《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認定與管理辦法》,經過推薦、評審和公示等程序,省文化和旅游廳認定滁菊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滁菊制作技藝)、安徽六安瓜片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六安瓜片制作技藝)、蕪湖益然香木榨食用油有限公司(蕪湖縣木榨油制作技藝)等99家單位為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現予公布。
從地區來看,安徽省多個市級、縣相關單位都有入選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并且不止一個,如黃山市(20個)、宣城市(8個)、安慶市(8個)、合肥市(7個)、阜陽市(6個)、滁州市(6個)、池州市(6個)、六安市(5個)、蕪湖市(4個)、蚌埠市(4個)、亳州市(3個)等,以及省屬單位(7個)。
依領域來看,不僅僅有土陶燒制技藝、三河羽扇制作技藝、佗五禽戲、陳摶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淮北梆子戲、蚌埠花鼓燈、鳳臺花鼓燈、阜陽刺繡等,還有滁菊制作技藝、六安瓜片制作技藝、四季春傳統小吃制作技藝、銅陵白姜制作技藝、蕪湖縣木榨油制作技藝、太平猴魁制作技藝、黃山毛峰制作技藝、屯溪綠茶制作技藝、黟縣石墨茶制作技藝、祁門紅茶制作技藝等等。
不難發現,入選的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100家單位以茶葉制作技藝居多,像黃山市猴坑茶業有限公司(太平猴魁制作技藝)、黃山六百里猴魁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太平猴魁制作技藝)、黃山區新明王老二猴魁茶葉加工基地(太平猴魁制作技藝)、黃山光明茶業有限公司(黃山毛峰制作技藝)、黃山市新安源有機茶開發有限公司(屯溪綠茶制作技藝)、黃山市新安源有機茶開發有限公司(屯溪綠茶制作技藝)、祁門紅茶發展有限公司(祁門紅茶制作技藝)、宿松縣龍河茶葉有限公司(宿松香芽制作技藝)等。
安徽2022-2024年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名單的發布,將對于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在活態傳承、保護傳播、培養后繼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載體建設,進一步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曉度與可見度,營造全社會關注、參與、共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等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