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點、餅干一類食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近年來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此類食品不僅作為餐后零食、點心受到人們青睞,也在早午晚餐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在市場快速發展之下,為了更好地確保相應產品質量,近日東莞市食品安全促進會就《餅干良好生產規范》和《糕點良好生產規范》草案征求意見。
以谷類、豆類、薯類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主要原料,輔以油脂、糖、蛋等食材,經調制、成型、烘焙或是蒸制、炸制等工序制成的糕點在我國有著悠長的發展歷史,月餅、金華酥餅、桃酥餅、梅花糕、桂花糕、定勝糕等眾多類別數不勝數,并成為傳統節日、節氣中不可缺少的美味。在我國江南一帶,香甜可口的糕點食品更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美食,并衍生出五芳齋、瀘溪河、桃源村等眾多品牌。
以小麥面粉為主要原料,添加糖類、油脂、蛋品、乳品等制成的餅干則同樣有韌性餅干、酥性餅干兩大類別和眾多口味,在早些年一度是蛋糕門店的主打產品之一,也是人們偏好選擇的一類休閑零嘴。隨著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餅干產品向高端化、健康化、風味化的邁進也促使產業在契合消費轉變中實現轉型升級,諸如蔓越莓餅干一類食品的出現還一度帶動了手作餅干市場的蓬勃發展。
而無論是糕點還是餅干,從各地多有以之為代表的特產和眾多食品加工小作坊、小企業,也能窺見其市場繁榮發展的景象。但由于這一市場生產廠家較為分散、規模多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食品安全與產品質量面臨著一定的挑戰。為更好地規范行業發展,近日,東莞市食品安全促進會組織和牽頭、多家地方食品企業參與起草《餅干良好生產規范》和《糕點良好生產規范》兩項團體標準。
具體來看,《餅干良好生產規范》與《糕點良好生產規范》中分別對餅干和糕點生產企業的術語和定義、選址及廠區環境、廠房和車間、設施與設備、衛生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生產過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檢驗、食品的貯存和運輸、產品召回管理等進行規定。其中,兩項標準均明確了包含半成品冷卻區與暫存區、內包裝間、冷加工間等在內的清潔作業區,配料與調制間、成型工序、焙烤工序等在內的準清潔作業區以及一般作業區的清潔度要求,并明確供水設施、排水設施等生產設施與生產設備的一般要求、材質、設計等多個方面。
目前,《餅干良好生產規范》與《糕點良好生產規范》兩項團體標準草案已經形成。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上述標準正處于公開征求意見階段,若有相關意見或建議,可于2021年10月30日前反饋至東莞市食品安全促進會秘書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