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食品工業向高端化的轉型中也開始傾向于打造更加健康營養的食品,這似乎也使得產品提質提價成為一種趨勢。但隨著成本相對較低的酸奶因越來越貴而受到關注,業內在推動這一品類發展的同時,或許更應該從生產環節本身入手,以實際意義上的品質提升讓酸奶貴得更有道理。
近年來,無論是出于食品本身品質考慮,還是受其稀缺性影響,諸如“車厘子自由”、“香椿自由”等開始成為市場高價下人們的一種調侃,隨著近日“酸奶自由”成為話題,也使人將目光聚焦到這一品類上。印象中的酸奶長期以來憑借酸甜的風味成為人們較為偏好的一類乳制品,銷售額在整個乳制品市場中的占比也一度達到36%左右,這也使得酸奶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并在人們愈發追求酸奶的健康、營養屬性的過程中,逐步走向高端化。
當然,食品行業中所謂的高端化往往是從生產工藝、生產原料等多環節進行食品品質的優化升級,由此大多會帶來產品價格的上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人留下高價等于高質量的印象。但反觀近年來酸奶行業的發展,價格一度漲到13元(135g)、15.6元(130g)、19.9元,甚至是四十多元的高端酸奶真的實現了品質的提升嗎?
不可否認,答案是有值得肯定的部分。隨著近年來乳制品產業走向集養殖、生產加工、產品研發、銷售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且酸奶市場還根據不同定位衍生出不同類型的產品,用于酸奶生產中的均質設備、
殺菌設備、冷卻設備、灌裝設備、發酵工藝等也走向現代化與智能化等,都促使酸奶在提升品質的過程中順勢迎來漲價。
但也有業內專家指出,當下高端酸奶價格過分走高的原因還受到品牌營銷大量投入的影響,這也意味著消費者高價消費的背后主要是在為吸引消費的營銷本身買單,而出于生產成本來考慮,酸奶毛利率可達到30%-60%左右,這在乳制品產業中算是相當高。再加上早前一些高端酸奶被指出所用乳酸菌、配料等與普通酸奶并無差異,也使得高端酸奶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潛在困境。而受到消費升級和市場發展趨勢雙重影響,也表明酸奶行業仍需牢牢進行產品品質把控,以真正意義的高質量換取相配的等價位。
可以看到,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布局高端酸奶行業,代加工的貼牌模式是行業當下發展中的一大趨勢,但也有品牌在市場突出重圍后,加速構建自有牧場和生產線。比如廣州一主打無添加劑的低溫酸奶品牌自2015年成立并逐步在市場站穩腳跟后,于去年開始加速在優質奶源地布局自有工廠和現代化牧場,供應鏈的完善也將夯實打造高質量產品的基礎。
不僅如此,高端酸奶的核心毋庸置疑還是在于品質本身,因而對生產環節、生產技術進行優化升級也是至關重要。筆者注意到,在一款面向學生早餐代餐的低溫酸奶加工中,除了投入翻倍的生牛乳、乳酸菌,以提升酸奶蛋白質含量外,先進重力離心生產線的引入使得提煉出來的酸奶在營養、口感上更佳。同時,以日益搭建起來的冷鏈作為為低溫酸奶保駕護航的基礎,也是保障酸奶品質的一大關鍵。
總的來看,在消費升級的整體趨勢下,高端酸奶市場或許仍將在較長一段時期內處于發展高位。但眾多企業在加碼這一優質賽道時,還需把握好品質升級與強勁提價的平衡點,使高端酸奶不僅有足夠貴的理由,也要從實際出發貼合消費需求、貼近消費者。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