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是指對“中藥材”進行加工炮制后具有一定形狀、規格的制成品,可直接作為藥劑直接服用,或者進一步加工成中成藥產品。隨著國家政策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中藥飲片開始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接受,其市場也隨之不斷擴大,預計到2023年,中藥飲片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背景下,中藥飲片的質量問題也日漸成為了阻礙整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攔路虎”。近期,多地就相繼都發布了中藥飲片抽檢不合格的通知。
日前,安徽省藥監局發布了今年2期藥品質量公告。本次對252個抽樣單位973批次產品進行了抽驗,共涉及319個藥品生產企業,檢驗結果972批次產品符合規定,1批次產品不符合規定(相關檢驗結果僅對樣品負責)。據公告顯示,此次抽檢不合格產品為蕪湖縣某藥房抽樣的,標示為江西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羅布麻葉,批號20191001;【性狀】,【鑒別】、【檢查】水分、總灰分,【含量測定】不符合規定。
5月4日,黑龍江省食藥監局也通告了18批次藥品(制劑)、中藥飲片不合格。通告稱,經黑龍江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等6家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吉林省密之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企業生產的5批次藥品(制劑)和標示為河北智嘉藥業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生產的13批次中藥飲片共18批次藥品抽檢不合格。目前,對上述不合格藥品,相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被抽樣單位暫停銷售使用該批次產品,并進行整改。
4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25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通告》顯示,經內蒙古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等檢驗機構檢驗,有20家企業生產的25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其中包括8批次五加皮、5批次地骨皮、4批次前胡、3批次山藥、1批次蒲黃、1批次野菊花、1批次荊芥、1批次化橘紅和1批次青葙子。
除了以上省市外,2021年以來,還有多地也都發布了對中藥飲片企業的抽檢公告。對此,業內分析認為,中藥飲片是作為我國中醫藥行業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市場發展空間廣闊越來越廣闊的背景下,行業的規范化、健康化發展已到了至關重要的階段,中藥飲片高質量發展已成大勢所趨。
業內認為,從今年以來多地發布相關措施,加強整治中藥飲片市場,規范行業企業的經營、生產行為來看,各地藥監部門在今年接下去的時間預計將對中藥飲片的抽檢將會更加頻繁。未來,那些一些不具備條件的飲片企業,尤其是那些不能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提高產品質量的企業,或被加速淘汰出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