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國家藥監局公布了《國家藥品抽檢年報(2020)》。從抽檢結果來看,2020年我國藥品質量仍處于較高水平,整體安全形勢平穩可控。
報告顯示,2020年國家藥品抽檢共抽取制劑產品與中藥飲片品種136個,具體包括化學藥品77個、中成藥48個、中藥飲片8個和生物制品3個。其中,針對中藥飲片領域,重點抽檢中藥飲片摻偽摻雜、以及種植養殖、加工炮制等不規范問題。
2020年,國家藥品抽檢共抽檢8個中藥飲片品種1368批次。經檢驗,符合規定1341批次,不符合規定27批次。整體來看,中藥飲片總體合格率較高。
從不符合規定27批次中藥飲片來看,不符合規定項目主要涉及總灰分(2批次)、性狀(23批次)、雜質(2批次)、鑒別(4批次)和含量測定(1批次)等方面。
另外,從這批次不合格中藥飲片主要存在的問題來看,主要包括:其一,摻偽、正偽品混用問題,如制川烏中混入部分附子;其二,存在有害殘留物質超限問題,如部分批次前胡農藥殘留超限;其三,采收與加工炮制不規范,如廣藿香未按標準方法采收,部分批次黃精加工炮制不規范造成總灰分超標。
抽檢結果提示,有關企業應規范采收加工及炮制工藝,加強進廠或投料前檢驗,嚴格儲運條件,控制環境濕度,提高質量意識。
中藥飲片是我國中醫藥行業的三大支柱之一,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在人口老齡化、利好政策的驅動下,預計到2023年,中藥飲片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在此背景下,行業的規范化、健康化發展至關重要,中藥飲片高質量發展已成趨勢。
針對中藥飲片行業一直以來存在的加工、制假、售假、加工炮制不規范等問題,近年來,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層面可謂是拳拳出擊。2020年底新版藥典的實施,更是對中藥飲片行業的中藥種植戶、中藥原材采集企業、中藥加工流通企業等環節都提出了嚴格管理要求,在此背景的中藥飲片企業需要從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提高產品質量,否則將會面臨很高的違法成本,甚至被淘汰出局。
質量安全是擺在中藥飲片行業企業面前的難關,由于中藥飲片的質量關系人體健康安全,不合格的中藥一旦流到醫院或藥店被消費者購買,很有可能給生命安全帶來隱患,也影響中醫藥行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在業內看來,飲片企業合規生產經營才是長久之策。不過面對中藥飲片合格率仍亟待提升這一問題,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協同發展。一方面,國家需要不斷推動中藥飲片標準化建設,并加強監管力度;另一方,企業也要加強自律,嚴格把控質量風險,要從種植、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來打破僵局,保證飲片質量。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