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豬肉價格再度反彈,但對于愈發臨近的春節而言,價格上漲大概也阻擋不了人們對豬肉的向往。尤其是年前這一段時間,隨著臘肉香腸成為年貨之一,豬肉需求也不斷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年來自動灌腸機不斷優化,不少家庭也更傾向于選擇直接加工好的高品質香腸。
香腸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其主要是使用豬的小腸腸衣或是大腸腸衣作為基礎,灌入調味的肉糜后熏制得到。縱觀我國我國各地的香腸制品,從辣味香腸、五香香腸到甜味臘腸,在風味上都有著不小差異。不過,就香腸制作工藝來看,大多涉及到原料清洗、絞肉、調味、混合、灌制、打結、熏制等幾個環節。
其中,灌制可以稱得上是香腸制作中相對復雜的一步。豬肉腸衣相對比較輕薄,灌肉時就得把握好力度和投料度,避免因過于緊實而導致腸衣破裂。同時,灌腸也不能過于松弛,否則熏制后的香腸在口感上又會缺少一些風味。
傳統的香腸制作往往是以一個圓環對腸衣進行固定,而后使用筷子、勺子等工具緩慢加入豬肉糜,并手動將肉糜從腸衣上端擠壓到底部,整個過程相對繁瑣,又難以準確把握灌肉多少的度,這不僅對家庭加工有難度,對香腸量產更是難上加難。不過,隨著如今自動灌腸機的出現,灌出好品質的香腸有了基礎保障。
以廣式香腸為例,其有著鮮香、微甜、油潤透亮的特點。受到飲食習慣的影響,這樣的廣式臘腸不僅是在春節期間食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備食材。因而,廣式臘腸生產也得以搶先向批量化、自動化發展。
據悉,東莞一香腸生產工廠在沿用傳統調味、熏制工藝的基礎上,重點引進一批自動化加工設備如灌腸機、
絞肉機、
攪拌機、扎線機等。其中,自動灌腸機在灌制過程中,可以對灌肉速度進行勻速調節,不僅灌制出來的香腸更加緊實、飽滿,整個灌制效率也得到極大提高。同時,該工廠搭配上扎線機進行生產后,還能進一步提升香腸灌制全環節的流暢性。
不僅如此,廣東中山近年來更是憑借引入涵蓋切肉、絞肉、原料混合、灌制等于一體的臘腸生產線,打造出以臘味為主的地方產業。據了解,依托于不斷優化的自動灌腸機等加工設備,當地臘腸在生產過程中的損壞率相當低,有效降低加工成本的同時,也更好保障了食品安全。目前,當地臘味生產基地每年可生產20萬噸左右的臘味,其帶來的高產值也助推臘味產業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無論何時,說起年味總是少不了臘肉香腸等年貨的加持。隨著如今人們對香腸等年貨的消費需求不斷增長,標準化的香腸生產也將為消費者帶來可信任、有保障的優質風味,為人們過個輕松年添色。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