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植物蛋白風潮席卷,正式來到食品領域的風口浪尖。作為替代動物蛋白的植物蛋白來源,豌豆蛋白、大豆蛋白、扁桃仁蛋白等都是受到市場關注的植物蛋白種類。其中,豌豆蛋白在營養特性、可持續特性等方面具有更好的優勢。豌豆蛋白受市場關注的同時,其相關的生產設備以及工藝也在不斷成長中。
根據相關機構的預測,作為動物蛋白的良好替代,豌豆蛋白市場將在未來十年迅速增長。豌豆蛋白的生產和應用極大地豐富了食品中蛋白質的來源,在過去幾年中,含有豌豆蛋白的產品數量增加近200%。在國內,植物肉以及植物飲料的興起,也為豌豆蛋白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現如今,豌豆蛋白逐漸從飼料級發展為食品級,相關加工生產設備也在不斷發展中。據了解,收獲后的豌豆要經過干燥、磨粉、制漿、離心等一系列工序后,才能得到豌豆蛋白、纖維、淀粉等一系列產品。生產中所需設備包括
干燥設備、
粉碎設備、磨漿設備、離心設備等等,生產工藝的創新讓豌豆蛋白已經能夠實現自動化生產。
部分食品原料制造商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正在繼續擴大豌豆蛋白的產能,為相關設備帶來市場利好。山東煙臺某食品股份公司募集21.5億元資金,用于建設萬噸白蛋白提取綜合加工項目、萬噸豌豆功能低聚糖提取加工項目、豌豆精深加工綜合利用項目,擴大豌豆蛋白的產量。
某外某食品企業也看中國內豌豆加工的基礎以及豌豆蛋白企業的特點和優勢,于近幾年在國內投資建設豌豆蛋白產線。并于前幾日推出新款豌豆蛋白產品。據了解,該企業在原有產線設備的基礎上對工藝進行創新,提高豌豆蛋白質分離提取率,提高乳化性,改善口感,滿足大部分消費者對口感和風味的要求。
不難發現,為了將豌豆蛋白從邊緣推向主流,除了擴大產能,創新生產工藝也是解決途徑之一。國內某豌豆蛋白生產企業研發了乳酸桿菌剝離蛋白技術提取分離豌豆蛋白,與傳統的生產技術相比,該方法能使豌豆蛋白中含有更高的活性乳酸桿菌,從而提升蛋白的消化吸收率。
除此之外,豌豆蛋白的異味清除工藝也亟待研發。豌豆蛋白作為植物性蛋白,與動物蛋白的口感和風味仍有較大區別,生產結束后也還會殘留部分異味?,F在多用調味劑和掩蔽劑對其進行調味,掩蓋蛋白中的異味。但這種處理方式在某些條件下會對原料造成污染,要想滿足清潔配料的需求,能更好地剝離異味的設備亟待研發。
據某市場研究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由于豌豆的營養價值和作為作物的可持續性,2023年以前,豌豆蛋白市場預計將以每年13.5%的速度增長。如今,不僅國內豌豆加工企業數量在增長,考慮將豌豆的初級加工業務轉移到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也不在少數。對此,相關制造商要通過技術創新來進一步豐富生產技術,為生產企業提供更多、更完善的生產解決方案。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