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趨嚴峻的塑料污染問題,研發可降解、無污染的材料,尋找更好的塑料替代品成了行業人士研究的重點。目前,生物可降解
包裝材料具有易降解、原料來源廣等特點,有效地緩解污染,被認為是解決塑料污染的一大利器。那么,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原料都有哪些呢?筆者通過搜集、整理了生物降解包材的原料,以供參考。
玉米淀粉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民對玉米的需求已向眾多的新領域拓展。筆者獲悉,某地一家企業研發生產吸管、餐盤、餐墊等各類塑料制品,主要是用玉米淀粉做成。通過玉米淀粉和其他植物來源化合物制成的可降解樹脂為特征的生物塑料薄膜,實現90到240天的生物降解,減少環境污染。
仙人掌
每年約有80多億千克塑料進入海洋,隨著塑料在海洋和垃圾填埋場的分解,進入食物鏈系統,現在人們每年或可能吃超過5萬片微型塑料性食品。日前,一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將仙人掌葉子與其他天然材料混合,制造出一種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其是一種無毒且可生物降解的產品,降解時間一個月左右,甚至可以食用,這將有助于解決塑料問題。
豆腐渣
通常大豆經過加工被制成豆腐和豆奶,剩下的殘渣通常被丟棄。不過,如若把這些殘渣進行發酵,當微生物吞噬其營養物質后,可留下纖維素,并制成塑料包裝。據悉,國外一大學教授發明了一種科生物降解的食品包裝材料。筆者獲悉,該包裝有纖維素制成,從豆制品產生的廢料中提取,包裝袋更環保。既減少了塑料垃圾,又減少了食物垃圾。
通常一些生物制成的環保包裝袋需要長時間在超過50℃的溫度下才能完全降解。如果丟棄的生物塑料沒有適宜的溫度,就無法達到降解,可能會加劇塑料污染問題。不過,利用豆腐渣提取物制成環保包裝袋不需要溫度條件,可在一個月內自動降解,既減少了塑料垃圾,又減少了食物垃圾,實現雙贏。
香蕉廢棄物
據悉,國外一團隊開發了一種實驗性的新回收工藝,將香蕉丟棄的假莖部分回收,并在低溫烤箱中干燥,然后研磨成細粉。之后粉末分離出一種稱為納米纖維素的材料,用于制作可生物降解包材。據介紹,制成的包材的稠度與烘烤中使用的羊皮紙相同,可用于購物袋和食品包裝等產品中,并且不會向食品中浸出任何有害化合物。當它被丟棄也可生物降解。
牛油果種子
伴隨著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污染情況越發嚴峻,促使企業生產開發更多的環保產品。據了解,國外一家企業生產生物可降解塑料代替品,使用牛油果的種子研發出制成吸管、叉子、勺子和刀具,既提高了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又減少塑料污染,實現生物降解,只要在合適的環境中大約240天內即可分解。
蝦仁絲
據悉,一研究人員制作一種類似半透明塑料的材料——生物活性塑料,其靈感來自昆蟲的皮膚。據相關人員介紹,生物活性塑料主要是從蝦仁硬面中提取絲蛋白和多糖,成品材料可以代替肉類包裝材料,比普通塑料更加結實。如果把產品扔到田地里,它甚至可以被用作肥料。
番茄皮
據了解,一科研小組發現,廢棄的西紅柿皮可用來制作無污染的可降解塑料袋,包括人們購物時使用的塑料袋以及在農田使用的塑料薄膜等。該項目實現了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資源的再利用,既保證垃圾廢物回收再利用,又能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同時降低了垃圾回收和處理成本,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可謂是一舉多得。
小編結語:生物降解的塑料可以緩解塑料垃圾無處不在的問題,從而推動實現“循環式”塑料經濟的目標,即塑料產生于生物量并且后被轉化回生物量。目前,生物降解塑料包材大多從玉米等食物性植物制取。隨著在利用纖維素或木質素(即植物中的干燥物質)生產塑料方面取得突破進展,相信有更多的生態原料用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制作,進一步減少塑料污染。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