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企業發展迅速。隨著經營理念的進步以及企業實力的增強,國內外的大型體育賽事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中國企業的身影。據統計,平均每年在中國舉行的國際性體育賽事多達20個以上,其中不乏奧運會、男足亞洲杯、女足世界杯等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體育盛會。中國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參與, 讓這些原本屬于國際巨頭“后花園”的領地,逐漸成為中國企業的舞臺。
廣州亞運會作為21世紀頭十年在中國舉辦的最后一個世界性體育賽事,王老吉將可口可樂挑落馬下,不僅是十年來中國企業崛起的生動總結,或許也將成為未來的真實寫照。
王老吉:低調的華麗讓對手戰栗
2008年3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王老吉在全國罐裝飲料市場銷售額上,已經超過可口可樂排名第一,成為“中國飲料第一罐”。而AC尼爾森在7月份公布的另一項權威數據則顯示自2007年下半年以來,王老吉在中國罐裝飲料市場的銷售額已經超越眾碳酸飲料。聯想到王老吉持續不斷的全國工廠和原料基地的廣泛布局,一向低調的王老吉卻顯露出了令可樂不寒而栗的大氣與豪放。
前不久,由《21世紀經濟報道》發起主辦的奧運營銷大獎評選結果出爐,王老吉憑借“祝福北京”案例獲獎,而貴為奧運TOP贊助商的可口可樂卻榜上無名。王老吉與可樂的暗戰進一步蔓延至體育領域。
據一位接近可口可樂內部的行業人士透露,可口可樂對于王老吉在北京奧運會前夕前往紐約舉行的巡游活動一直耿耿于懷,此次廣州亞運會更是千方百計要在涼茶的故鄉給王老吉“一點顏色看看”。不料,后奧運時代的第一次對話,最終敗下陣來的卻是可口可樂。
營銷專家認為,加多寶成為亞運高級合作伙伴,不僅是王老吉品牌實力的綜合展示,也體現了王老吉今后堅持體育營銷的戰略方向??梢灶A見的是,王老吉的強勢介入,與在體育領域已經深耕多年的可口可樂之間,必將出現一場火星撞地球般的碰撞。
體育營銷 文化先行
2004年和2008年,希臘與中國兩個文明古國相繼舉辦奧運會。展現的不僅是精彩紛呈的體育競技,而且帶給世人難忘的精神體驗,讓所有身置其中的人感受到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業內人士紛紛指出:在文化底蘊的依托下,品牌的商業化之路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為什么說聯想的奧運營銷收效甚微?就是因為它沒有把握住中國文化與奧運的內在聯系!它所進行的奧運宣傳之所以難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缺乏更深層次的文化認同感。”某知名營銷專家向記者表示。
正因為如此,王老吉此次與廣州亞組委的牽手才具有如此的代表意義。眾所周知,廣州是嶺南文化的起源地,嶺南文化其中一個重要的象征就是涼茶文化。具有千年歷史的廣東涼茶早已被收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涼茶的歷史典故、民間傳說在廣東乃至全國廣為流傳,在文化底蘊上沒有任何一種飲料能夠與之抗衡。“作為廣東涼茶的代表,王老吉與亞運的結合可謂水到渠成,這也意味著中國領先飲料品牌與國際頂級賽事的強強聯合!” 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市場開發部部長方達兒向記者表示。
文化理念的認同將帶來急劇膨脹的的品牌效應,這顯然是可口可樂無論花多少代價也無法得到的。看準了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王老吉出手贊助廣州亞運會的戰略所在;看準了這一點,才會有如此多的營銷專家對民族品牌PK國際巨頭表現出難得一見的肯定和樂觀。
2009年,王老吉躋身第16屆亞運會的高級合作伙伴之列,成為占領亞運制高點的飲料巨頭。依托著本土的屏障,王老吉的觸角開始邁出國門,伸向世界。在契機與品牌戰略重合之下,王老吉已然獲得了又一個發展的黃金機會。分析人士認為,在尚未彌漫硝煙的亞運營銷戰中,王老吉似乎已經提前嗅到了前方勝利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