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月栽培平菇,通常稱為早秋栽培。此期間具有氣溫高、菌絲生長迅速、出菇快、上市早、價格高、效益好的優點。但是,早秋栽培平菇的技術要求也很高,如果技術掌握不到位,必將導致減產甚至失敗。
一、選擇菌種要"準":8-9月投料播種,自然氣溫高,出菇期有時會出現30℃以上的高溫。進入10月份后氣溫會逐步降低,為了確保高溫和低溫期間均能正常出菇,選用的菌種一定要既能耐高溫,又能兼顧低溫出菇的優良品種。如三峽1號、三峽7號、廣豐1號、純白201、國平良種、慶豐1號等菌株,均具備上述特征特性。若選用的品種溫型不當,是不適宜作早秋栽培的,引種時一定要慎重。
二、培養料發酵、滅菌要"嚴":平菇有發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兩種方式。采用發酵料栽培時,培養料的發酵期不得少于4天,料堆內溫度一定要達到65℃以上,中間翻堆2-3次,使原料腐熟均勻一致,達到滅菌的目的。用熟料栽培時,滅菌一定要在100℃溫度中保持8-12小時(視滅菌容器大小而定),或者采用"誘導式前發酵"技術處理后,再進行高溫滅菌,效果更佳。若發酵滅菌不*,將很難成功。
三、調控溫度是發菌期的"重中之重":平菇分床畦栽培和塑料袋栽培兩種。床畦早期栽培的,一是料厚不得超過15厘米,廂寬不超過1.2米;二是輔料時廂中間呈縱向留出一條寬20厘米的通氣溝,有利于通風換氣,散熱降溫,調節料溫;三是采用兩層播種,加大播種量,使菌絲快速封面,向料內生長;四是播種后10天內,對料內溫度要勤檢查,如果料溫超過32℃,要及時通風降溫,否則,將導致高溫燒菌,菌絲生活力下降,各種病菌或鬼傘類等競爭性雜菌將會大量產生,造成減產或失敗。
塑料袋栽培的,無論是熟料袋栽還是發酵料袋栽,播種后菌袋是單層擺放,袋與袋之間要留有2厘米的空隙,有利于散熱,并注意通風換氣,使袋內料溫始終處于32℃以下。尤其是發酵料,更不可大意。
四、出菇期間水分管理要"巧":營養生長結束后,菌絲已達到生理成熟,即將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床畦栽培的應在早晚或陰天揭開薄膜,用木棒在床面按10厘米×10厘米間距打洞,洞深至料厚的2/3即可,隨即澆灌1次大水,補足料內水分達到68%左右,然后每天早晚視出菇情況靈活噴水。袋栽的將菌袋碼成菌培后,應連續用大水淋灌菌墻3-4天,每天1-2次,應逐層淋透,避免因壘菌墻后出現高溫而影響出菇或灼傷菌蕾。25℃以上出菇,袋栽水分管理每天應逐層灌水1次,直至菌墻內料溫穩定為止,并輔以勤噴空氣水,使菇房內有1個陰涼濕潤的環境,就能出好菇,獲高產。有條件者,是用營養泥或營養土砌成菌墑后再出菇,因有泥和土層將菌袋隔開,菌袋就不會產生高溫,而且產量會提高50%以上。(淘寶網:wangyinzi88店鋪)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食品機械設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www.t55ti.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www.t55ti.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