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或將告別廉價食品時代
來源:
2008年01月02日 13:34
754
據《芝加哥論壇報》2007年12月31日報道,2007年美國食品價格漲幅創1990年以來新高,大約為2006年的兩倍。許多經濟學家認為,2007年美國食品價格漲幅約為5%。不過,這可能只是未來幾年食品價格連續上漲的開始。
報道稱,油價逼近每桶100美元歷史高位不僅使生物乙醇行業快速發展,也在運輸成本等方面加大了食品行業的成本開支。
生物乙醇行業消耗了大約25%的玉米產量,該行業對玉米的巨大需求已在食品行業中產生了連鎖反應。以雞蛋為例:由于雞以玉米為食糧,生物乙醇對玉米的旺盛需求拉高了玉米價格,從而間接推高了雞蛋價格。
同時,發展中國家消費者由于收入水平提高也在改善飲食結構,使肉蛋奶需求增加,而肉蛋奶生產需要投入更多糧食,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食品價格上漲。
此外,澳大利亞和阿根廷等國的干旱天氣使得2007年小麥供給減少。
美國農業部預計,由于出口需求和國內消費增加,2008年5月底,美國小麥庫存可能降至2.8億蒲式耳,創60年來新低。2007年12月17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貨價格創出了每蒲式耳10.095美元的歷史紀錄。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食品價格漲勢尚無緩和跡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食品行業中心主任本哈明認為:“廉價食品的時代或許已經結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食品機械設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www.t55ti.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www.t55ti.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