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我國中藥包裝分析
來源:
2007年11月14日 11:23
721
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和國內醫療結構向同行的轉軌,越來越多的藥品超市如雨后春筍在大中城市迅速崛起,代替了醫院的功能。據不*統計,僅北京在一年就有500多家藥品超市問世,許多患者可就近買藥,省去了跑醫院的麻煩,這些超市確實功不可沒。然而,在便利民生和價格競爭的背后,醫藥超市也存在藥品供貨渠道控制不嚴,過期藥經過包裝重新上柜,甚至不合格,無許可證資質企業產品魚目混珠的問題。
具體來說,目前超市中藥產品包裝問題甚于西藥。包裝不規范,條碼印制不符合標準,包裝材料的使用不符合食品藥品包裝衛生法規,主要有如下一些表現:
一、口服液、糖漿、滋補液包裝。有些產品沒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采用鋁制易撕裂防e蓋包裝,早先明令禁止的安瓿玻璃瓶又死灰復燃,患者在服用時往往會將玻璃粉末帶人口中,給生命健康帶來隱患。不少*、滋補口服液等采用玻璃瓶包裝的產品仍使用回收瓶包裝,這是藥品包裝法嚴格禁止的。此外,即使采用新瓶包裝的產品也無法證明材料來源符合標準。因為制瓶企業無法證明其制瓶原料是回收原料還是全新原料。對于醫用玻璃瓶早有規定,不得使用回收料制作。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塑料瓶上,據了解,不少企業為降低成本,用回收料粉碎之后再作新瓶。
二、條碼和產品說明印制不合格。由于超市藥品流通主要依靠 POS機,條碼印制不合格造成機器無法識讀,而商店為便利出貨往往自制自編條碼再貼到包裝上,這種做法可能給假藥以可乘之機。條碼的問題有的是假碼,有的是一碼多用,還有的是印制位置、印制材料問題,反光區留置不夠。而在產品說明方面存在問題就更多。藥品說明書應包括如下方面:藥品名稱、成份、性狀、作用類別、藥理作用、適應癥、用法用量、注意事項、藥物作用、不良反應、貯藏條件、包裝規格、批準文號、有效期、生產單位、地址等幾十項內容。而目前有的藥品說明書并沒有以上全部內容。
三、包裝規格五花八門,材料使用不盡合理。目前我國有些中藥企業的產品不僅滿足內需,而且還大量出口,如同仁堂;達仁堂,九芝堂、同濟堂等正宗藥店已在國人乃至外籍華人心目中占一席之地。但中藥制劑的丸散膏丹等品種繁多,包裝規格五花八門,這里面有怕磕怕碰的,有怕串味的,有怕擠壓的。但從專業角度講,目前包裝設計及包裝材料的使用仍欠考究,同樣的藥品,日本及韓國、新加坡的包裝就講究得多,有些包裝甚至比西藥還好。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中藥企業不僅要在產品質量上嚴格把關,還要在包裝方面加大投入,材料使用科學合理,方便服用等方面加大投人,為擴大出口和振興國藥做出貢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食品機械設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www.t55ti.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www.t55ti.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