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鼓風機工作原理:當風機連接電源后,馬達通過轉子軸,帶動葉輪轉動,而葉輪的邊緣是由一小片一小片大小一樣、弧度相同的小葉片組成的,組成一個切削量均勻的風葉組,各風葉之間有一定距離,并且葉輪與風機泵體縫隙很小。當葉輪開始轉動時,泵體內會產生壓力,風機的特殊設計不會使空氣倒流與漏氣,空氣通過泵體左側的通道側槽,當它進入泵體內以后經過葉輪旋轉,葉輪葉片中間的空氣受到了離心力的作用,向葉輪的邊緣運動,氣體會被壓縮,由于離心力的原理,數個葉片風向促使氣體向前擠壓運動,泵體內會形成系列螺旋狀的空氣流動。經過不斷循環旋轉壓縮后,葉輪刀片之間的空氣會呈螺旋狀加速向前運行,直至通過出氣口排出泵體外。
高壓鼓風機規格選型選型主要參數依據有:功率,風量風壓(需要一定要求來計算),電壓等。
由于漩渦氣泵的使用非常的廣泛,它的選型方式和高壓風機是一樣的。一般來說,需要按以下兩個步驟進行:
1、確定現場是使用高壓風機的什么功能,是吸風還是吹風,找準高壓風機對應的壓力-流量曲線;如果看錯曲線,有時候會造成選出來的產品不能使用;
2、根據計算出來的壓力和流量,在曲線圖上找到同時滿足壓力和流量對應的工作點以上的工作曲線;然后根據工作曲線選擇高壓風機型號;
不同的工作現場,其對壓力和流量的需求不一樣,要想得到相對準確的數據,需要進行相關的計算。需要由專業的設計人員進行或找專業的公司咨詢。
高壓鼓風機裝機注意事項:
1、必需使用平墊圈和彈簧墊圈來加緊螺絲;
2、使用橡膠緩沖膠來承受旋渦氣泵的重量,特別是大功率的旋渦氣泵,*;
3、對于某些對噪音有要求的場合,可以加裝消聲器來降低噪音(一般情況下,大約在5dB左右),消聲器安裝在進風管道或出風管道的末端;
4、對于某些對噪音要求很高的場合,可以根據機器本身的條件,加上一層消音綿,即可滿足現場的噪音要求,具體可咨詢旋渦氣泵的廠家或專業的噪音治理公司;
5、在使用消音綿消音時,注意旋渦氣泵與箱體的距離,注意旋渦氣泵的通風與散熱,注意使用橡膠緩沖膠來承受旋渦氣泵的重量,具體需要咨詢旋渦氣泵的廠家。
6、旋渦氣泵的進出風口管道連接,應使用軟管連接,以隔離震動。
高壓鼓風機使用方法及說明:
I.RB型-其壓力與電流成正比,靜壓愈高則電流越高,為了減少故障及節省電力,請盡可能加大進出風口之截面積,或使用風量調節閥。
A.送風-入口應加裝大型過濾器;
1.出氣孔之總截面積應大于鼓風機出口截面之1/2。
2.如用于水中送氣,其水深應在型彔上所標示使用靜壓值之70%以下。
3.在加壓送氣之使用時,出口溫度因空氣壓縮的關係會大于常溫10℃以上屬于正常,故應使用鐵管1M以上。
B.吸風-出口可裝消聲器。吸入孔之總截面積應大于鼓風機入口截面積之1/2。
II.TB.HTB.PF.CX.CS.MS型-其壓力與電流成反比,靜壓越高則電流越低,所以管路很短或阻力很少時;
A.請使用風量調節閥。
B.進出氣口之總截面積應在送風機進出風口截面積之70%以下。
承蒙選購全風送風機,深致謝忱。為使送風機能安全及效率使用,請閱讀操作說明書是盼。
III.搬運
A.紙箱包裝的風機請依紙箱上標示放置、堆疊并小心搬運。
B.裸裝的風機基本上馬力都比較大,重量也較重,搬運或移動時請利用天車或吊車的吊帶套在鼓風機的馬達前脫架處后吊起
搬運。
IV.檢查-收到送風機時,請檢視以下各項:
A.標簽上所記載之事項,訂購事項-電壓V、頻率Hz、型式TYPE。
B.運送途中有無破損或變形。
V.保管-送風機長期保管或停止使用時,請注意以下各項:
A.在原包裝狀況下之保管-選擇室內溫度變化小,且干燥之處所保管之。
B.在安裝狀況下之保管:
1.為防止水份或異物侵入,將送風機整體用罩套塑膠布等包里住。
2.送風機于停止狀況,使其不受其他機械震動的影響。
3.為防止軸承生銹,每二個月一次通電運轉30~60秒鐘。
VI.安裝
A.安裝場所-周圍溫度與濕度,應符合以下條件:
1.三相10~40℃,單相5~40℃,相對濕度85%以下.
2.選擇通風良好,塵埃及濕氣少之場所。開放型馬達防塵及防潮較弱,尤其須注意。
3.請勿安裝于沒有遮蔽物的場所。
B.安裝方法:
1.用螺絲確實固定于水平且具剛硬的基礎或基座上。基礎重量一般大約是送風機的3倍為標準。基座如高低不平,當螺栓扭緊時,送風機臺可能發生變形,應加以注意-請加裝避震器可降低噪音。
2.送風機通常是軸成水平狀態之設計。吸入口在向上或向下之情形使用時,葉輪及子軸之重量均加在一側的軸承上,荷重增大,軸承壽命因而降低。縱型場所之使用,請先洽詢本公司銷售部。
3.吸入口上不連接通風管道時,為防止危險物或異物吸入,請加裝鐵絲網。
4.全閉外扇型之外扇蓋與開放型馬達后面,請離墻20mm以上。(使冷卻空氣可以流通)。
VII.配管:
A.管子直接連接于送風機上,盡量使中心一致,不可在勉強情形下連接。
B.通道軟管(ducthose)如使用防震接頭等,可簡易地連接且能防止震動的傳導。
C.管子重量請不要直接加在送風機之凸緣面上。
D.導引熱風時,請以撓性接頭,避免受熱膨脹影響。
E.避免突然縮小、擴大或彎曲等,使得流體效率不良。
VIII.配線:
A.電源請使用定格電壓之定格周波數(標示牌之記載值)。
B.電壓之變動應於定格電壓的±5%之內。(10%亦可使用,但是長時間電壓變動太大時,易造成故障,能避免。
C.由於送風機無熱過負載保護裝置,無法經常監控送風機之熱度,故請安裝相同馬力之過負載保護電磁開關。并調整與銘板值相同之安全電流。
D.依據馬達之馬力及電氣工事方式,選擇標準的配線。歐盟可參考的安全資為:EN60204-1.EN60034.EN292.EN294.IEE配線法規.特定的工業有進一步的安全要求,請咨詢他門的貿易及安規單位。或參列表1-1
E.接地--為防漏電時發生事故,請裝設地線。E(EARTH)。
F.確認回轉方向。配線完成后,將開關開一下(瞬間)以確認其回轉方向及有無雜音。回轉方向于送風機上箭頭表示。如回轉方向不對,如為三相者,將三條電線中任意二條調換。
IX.運轉:
A.一部份的送風機:
1.全閉時會發生過負荷現象(RB系列)。
2.全開時會發生過負荷現象(CX、TB、HTB、CS、PF、MS系列)此時使用電流表?確認電流大小、緩衝器調整之,通常在定格電流內使用。
B.開關在一分鐘內返覆開與關,會引起馬達過熱,應加以避免。
C.變頻器控制-使用變頻器時電源波形歪曲,馬達聲音大,震動亦較大。如使用變頻器運轉,而溫度上昇或震動大時,請停止運轉。一般請在下列條件下使用。
1.大周波數值(回轉數)--須為標示上所定周波數之內,并在定格電流之內。
2.小周波數(回轉數)--在30赫茲(Hz)以上,并於定格電流之內。
3.單相馬達不能作變頻器運轉。
X.保養檢查:
A.定期(約1個月)作震動、雜音、絕緣等檢查。風機中經常因有塵土、瓦斯流通,會使翼輪及箱體嚴重腐蝕與磨耗,應縮短檢查周期。
B.軸承使用密閉型球軸承,不能補充潤滑油,潤滑油壽命會依周圍環境及使用狀況有大幅度變化。標準調件下,連續運轉時,平均油脂壽命約為10000個小時,故請使用2臺交替使用。
C.【故障排除】
1.接上電源后無法運轉
a.檢查電源,電壓是否正確,是否與鼓風機規格相符合。
b.將機蓋(0-2)上的螺絲松開,拆下機蓋,檢查葉輪(0-3)是否有異物卡住,將之清除。
2.使用時風量太小。
a.檢查出入風口的配管是否過小,主管的管徑不得小于風機管徑的80%。b.檢查配管末端入口或出口的面積總合小於風機70%。c.檢查使用風量是否與風機規格不符。
3.使用時風壓不足:
a.檢查是管路太小或障礙過多(轉彎、縮小等)使其壓損過大。
b.使用場所之壓損是否大于風機的規格。
4.使用時噪音過大:
a.RB型檢查基座(Base)里的消音棉(dB-1)是否有裝或潮濕。b.檢查是否機械的磨擦聲(軸承、葉輪與機殼等)。c.檢查基座(Base)是否有固定,不會震動。
注意:環形高壓鼓風機為一精密之風機,內部零件之拆裝,請洽專業人員,非無必要,請用戶切勿自己處理。
XI.洽詢-如有疑問,請向購買廠商或本公司連絡、謝謝您的惠顧。全風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XII.導線管槽配線安全電流(1-1)。
A.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CNS規定之電線電纜,以導線管槽配線于屋內線路之安全電流。
B.運轉情況及周溫:本標準所述安全電流、系以導線之運轉溫度不超過60℃及周圍溫度35℃以下為基準計算所得者。
鼓風機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風機不轉動排除方法:
1.未接通電源—接通電源
2.電機不工作—檢查電機接線或更換電機
3.風機頭損壞—修復風機或更換4、風機中有異物卡死—清除異物
(二)噪音增大排除方法:
1.軸承干潤滑—加軸承油脂
2.軸承損壞—更換軸承
3.葉輪磨損—更換葉輪或泵頭
4.堅固件松動或脫落—擰緊緊固件
5.風機內有異物—清除異物或更換泵頭
(三)震動增大排除方法:
1.軸承損壞—更換軸承
2.葉輪不平衡—清除葉輪中異物或校動靜平衡
3.主軸變形—更換主軸或泵頭
4.工作狀態進入湍震區—調整工作狀態,避開湍震區
5.進出氣口進濾網堵塞—清洗過濾網
(四)溫度升高排除方法:
1.進氣口溫度過高—降低進氣口溫度
2.軸承干潤滑—加軸承油脂
3.風機效率降低—清除葉道塵埃或更換泵頭
4.工作狀態改變—調整工作狀態5、環境溫度增高—增加環境通風散熱
(五)壓力減小排除方法:
1.泵頭轉速降低—電源電壓偏低或電機故障
2.管網阻力增加—降低管網阻力
3.工作狀態改變—調整工作狀態
4.電機轉向反向—電機重新接線
(六)流量減小排除方法:
1.進出口氣過濾網堵塞—清洗過濾網
2.泵頭轉速降低—電源電壓偏低或電機故障
3.管網阻力增加—降低管網阻力
4.工作狀態增加—調整工作狀態
5.電機轉向反向—電機重新接線
高壓鼓風機使用方法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