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民健康意識的增強,空氣凈化器越來越普遍地進入市民家中。但許多市民在使用過程中總是會有些疑問:家里使用的空氣凈化器到底能祛除多少有害物質?專家指出,空氣凈化器使用不當毫無效果,有的空氣凈化器本身還會產生臭氧等有害氣體。日前,國內空氣凈化器行業聯盟成立,記者了解到,對空氣凈化器的凈化性能、能效比等作出具體規范的行業聯盟標準,有望今年年內出臺。
過濾網要經常清洗
上海市環保產品質檢站實驗室主任沈浩介紹,家用空氣凈化器的核心內膽活性炭或過濾網,在使用3-5月后必須更換或清洗,否則凈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用了等于沒用。一般已吸附飽和的活性炭需在105℃的高溫烘箱中回爐,才可以達到原先的吸附水準,且經這樣3到4次回爐就會失效。而家中回爐一般采用陽光照射,效果欠佳。而過濾網一旦發黑就應及時清洗,否則是越吹越黑,既不利于凈化,又損傷機器。
市場產品良莠不齊
沈浩表示,由于現在市面上空氣凈化器良莠不齊,因此成立空氣凈化器行業聯盟和制定行業聯盟標準迫在眉睫。一些凈化器打出夸大凈化效果的廣告,號稱甲醛、PM2.5、PM10、二甲苯全消滅;還有一些凈化器在運行時自身就會產生臭氧,令市民防不勝防。剛剛成立的空氣凈化器行業聯盟,是國內非營利性“空氣凈化器行業聯盟”,主要工作任務是研究制定、實施聯盟標準和規范發展、宣推行業,讓zui終空氣凈化器用戶能較為便捷地區分市場上的各類空氣凈化器的適用范圍、功能、性價比、使用方式、維護保養等。目前,行業聯盟標準已開始起草,今年年內有望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