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電子秤的由來
閱讀:1139 發布時間:2014-5-28電子秤發展過程與其它事物一樣,也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粗糙到精密,由機械到機電結合再到全電子化,由單一功能到多功能的過程。特別是近30年以來,工藝流程中的現場稱重,配料定量稱重,以及產品質量的監測等工作,都離不開能輸出電信號的電子衡器。這是由于電子衡器不僅能給出質量或重量值的信號,而且也能作為總系統中的一個單元承擔著控制與檢驗功能,從而推動工業生產和貿易交往的自動化和合理化。
近年來,電子衡器已愈來愈多地參與到數據處理和過程控制之中。現代稱重技術和數據系統已經成為工藝技術,儲運技術,預包裝技術,收貨業務及商業銷售領域中*的組成部分。
我國的衡器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還全是機械式的,40年代開始發展了機電結合式的衡器。50年代開始出現了稱重傳感器為主的電子衡器。由于稱重傳感器各項性能不斷有新的突破。為電子秤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國外如美國,西歐等一些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就出現了0.1%稱重準確度的電子秤,并于70年代中期約對75%的機械秤進行了機電結合式的電子化改造。到目前為止,電子秤的發展方興未艾,并向著群控,程控和智能化猛進。
我國電子秤技術在70年代中期由于電阻應變式稱重傳感器技術上的突破,也取得了歷史性的發展。各種電子秤如雨后春筍,被國民經濟各部門逐步應用。如冶金工業中生產過程的物料配比稱重和鋼水包澆灌鑄件的稱重,輕紡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工藝稱重和打包計量,煤炭能源工業中的連續物料稱重計量和能源結算,儲運物資部門的材料核算和物資稱重,食品工業中的自動檢驗和分選稱重,飼料的配料稱重,電子元器件生產過程的計數稱重以及日常生活中商業貿易流通領域的計價稱重等均離不開電子秤技術。另外在*門的汽車機車的輪重,軸重計量,建筑起重吊裝設備的超載保護的也離不開電子秤技術。在醫療領域為研究人體的新陳代謝和熱量的調節機能,以獲得人體因出汗和因心臟脈動而引起體重減少的多種連續曲線等也離不開電子稱重裝置。以上僅是電子秤技術在國民經濟中應用的幾個方面,從這些例子已足以看出電子秤技術的重要性和它應用的廣泛性。總之,電子秤技術在社會進步中發揮著它的作用,并且已為人們越來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