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久久伊人少妇熟女,亚洲综合色噜噜狠狠99

安徽天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計算機電纜
控制電纜
環保電纜
高壓電纜
耐火電纜
變頻電纜
高溫電纜
伴熱電纜
補償電纜
扁平電纜
YGC硅橡膠電纜
耐寒電纜
通訊電纜
光伏電纜
電力電纜
交聯電纜
光電組合電纜
船用電纜
橡套電纜
熱電阻
熱電偶
低煙無鹵電纜
UTP-5E數據電線電纜
礦用電纜
高溫防腐電纜
液位/物位儀表
差壓變送器
防水電纜
光纜
防鼠電纜
防蟻電纜
LJG系列鋁絞線及鋼芯鋁絞線

什么叫光伏電纜及標準

時間:2017/2/6閱讀:4291
分享:

什么叫光伏電纜及標準前  言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CEEIA)是我國電工領域全國性的行業組織,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按照科學發展觀,探索標準化工作新機制,實現標準化事業為電工行業技術發展服務,是協會的工作內容之一。中國境內的任何個人、組織、會員單位均可提出制、修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的建議并參與有關工作。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按照《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制定工作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草案向行業廣泛征求意見,并通過上述管理辦法的工作程序,方可作為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予以發布。

考慮到本標準中的某些條款可能涉及,協會不負責對任何該類權的鑒別。

《光伏發電系統用電纜技術條件》分為四個部分:

*部分:一般規定

第二部分:光伏發電系統用交直流傳輸電力電纜

第三部分:光伏發電系統用控制電纜

第四部分:光伏發電系統用數據傳輸電纜

本部分為*部分。

本協會標準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提出。

本協會標準由xxxxxxxx歸口。

本協會標準由xxxx負責解釋。

本協會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上海金友金弘電線電纜有限公司、北京鑒衡認證中心。

本協會標準參加起草單位:

本協會標準起草人:

本協會標準于´´´´年´´月´´日發布。

本協會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如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有關資料寄給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秘書處,以便修訂工作。

光伏發電系統用電纜技術條件

*部分:一般規定

1 范圍

本技術規范規定了光伏發電系統系列電纜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使用范圍、使用壽命、交貨長度及其包裝和標志。

本技術規范規定了光伏發電系統各部分連接的電纜分類,光伏發電組件與匯流、逆變之間的直流傳輸連線,逆變到主變間的交流傳輸連線,以及發電系統中數據采集、自動監控系統,氣象和運行數據、自動檢測、遠程數據傳輸、自動跟蹤系統用電纜。

本技術規范規定了光伏發電系統電纜應滿足位于高寒、沙漠、沿海、灘涂、草原、屋頂等不同氣候環境下不同類型光伏電站的分類選用。

本技術規范增加了電纜壽命評定內容,規定電纜使用壽命為25年。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規范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規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適用于本規范。

GB/T 2900.10-2001 電工術語 電纜(IEC 60050(461):1984,IDT)

GB/T 12706.1-2008 額定電壓1kV(Um=1.2kV)到35kV(Um=40.5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第1部分:額定電壓1kV(Um=1.2kV)和3kV(Um=3.6kV)電纜

GB/T 9330-2008 塑料絕緣控制電纜

GB/T 2423.17-2008 電工電子產品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Ka:鹽霧

UL 1581.1200-2008 電線電纜和軟線參考標準

GB/T 3956-2009 電纜的導體

GB/T 6995.3-2008 電線電纜識別標志 第3部分電線電纜識別標志(neq IEC 60227:1979)1〕

GB/T 18380.1 電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1部分:單根絕緣電線或電纜的垂直燃燒試驗方法

JB/T 8137-1999 電線電纜交貨盤

GB/T 19216-2008 在火焰條件下電纜或光纜的線路完整性試驗

3 定義、符號

3.1 術語和定義

GB/T 12706-2008中確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范。

3.1.1       額定電壓

額定電壓是電纜設計和電性能試驗用的基準電壓。

額定電壓用U0/U表示。

U0—任意一相導體和大地(金屬屏蔽,金屬護層或周圍介質)之間的電壓有效值。

U—為多芯電纜或單芯電纜系統任何兩相導體之間的電壓有效值。

在交流系統中,電纜的額定電壓應至少等于使用電纜的系統的標稱電壓,這個條件對U0和U值都適用;在直流系統中,該系統的標稱電壓應不大于電纜額定電壓的1.5倍。

系統的工作電壓應不大于系統標稱電壓的1.2倍。

4 產品代號、標記及示例

4.1 產品代號

4.1.1 系列代號——GF

4.1.2 電纜類別代號

          電力電纜——省略

          控制電纜——K

計算機數據傳輸電纜——D

4.1.3 材料特征代號

            銅導體——T(省略)

    交聯聚乙烯絕緣——YJ

輻照交聯聚烯烴絕緣——Y(F)J

輻照交聯聚烯烴護套——F

4.1.4 結構特征代號

            軟電纜——R

          鋼帶鎧裝——2

          鋼絲鎧裝——3

        不銹鋼鋼帶——6

      銅絲編織屏蔽——P

  銅帶或銅塑帶屏蔽——P2

  鋁帶或鋁塑帶屏蔽——P3

4.1.5 燃燒特性代號

          無鹵阻燃——W

              耐火——N

4.1.6 耐熱特性代號

              90℃——90

             105℃——105

             125℃——125

4.2 產品規格

電纜規格見表1。

表1 產品規格

型  號

額定交流電壓V

額定直流電壓V

導體標稱截面mm2

0.75

1.0

1.5

2.5

4

6

10

16-35

50-95

120-240

芯(對)數

GFW-Y(F)JRF

600/1000

1800

1

GFW-Y(F)JRFS

600/1000

-

-

-

2

GFW-YJRF  GFW-Y(F)JRF

600/1000

-

1~4

GFW-KYJRF GFW-KY(F)JRF

450/750

-

2~37

-

-

GFW-DYJRF GFW-DY(F)JRF

300/500

-

2~24

4.3 產品表示方法示例   

用產品型號和規格(額定電壓、芯數、標稱截面)表示。

示例            額定電壓450/750V無鹵阻燃輻照交聯聚烯烴絕緣及護套耐熱125℃鋼帶鎧裝控制軟電纜,六芯,截面為6mm2,表示為:PVW-KY(F)JRF2-125  450/750V  6×6mm2。

示例            額定電壓300/500V無鹵阻燃輻照交聯聚烯烴絕緣及護套鋼帶鎧裝數字傳輸軟電纜,兩芯,截面為2.5mm2,表示為:PVW-DY(F)JRF2  300/500V  2×2.5mm2。

5 技術要求

5.1 使用特性

5.1.1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系列電纜的額定電壓U0/U為300/500V(DC 450V)、450/750V(DC 675V)、600/1000V(DC 900V)。

5.1.2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系列電纜的使用的環境溫度:低溫為-40℃,高溫90℃。

5.1.3 電纜的允許彎曲半徑應不小于電纜外徑的:

非鎧裝電纜為電纜直徑的     8倍;

 鎧裝電纜為電纜直徑的       12倍

5.2 材料

5.2.1 導體用圓銅絲應符合GB/T 3956規定。

5.2.2 絕緣采用90℃交聯聚乙烯,105℃、125℃輻照交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其性能應符合表10的規定。

5.2.3 護套采用105℃、125℃輻照交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其性能應符合表10的規定。

5.3 導體

5.3.1 導體應符合GB/T 3956規定。導體材料應為退火軟銅線,可以鍍錫或不鍍錫。

5.3.2 導體表面應光潔、無油污、無損傷絕緣的毛刺,以及凸起或斷裂的單線。

5.3.3 導體20℃時的直流電阻應符合GB/T 3956的規定。

5.4 隔離層

允許在導體外面包覆一層由非吸濕性材料制成的隔離層。

5.5 絕緣

5.5.1 絕緣應緊密擠包在導體上,且應容易剝離而不損傷導體或鍍層。絕緣表面應平整、色澤均勻,斷面無目力可見的氣泡和雜質。

5.5.2 耐火型電纜應在導體上繞包云母帶,耐火云母帶的性能可參見本標準附錄C的規定。并且允許絕緣層可以減薄,但減薄后的厚度應不小于原標準厚度的80%。

5.5.3 絕緣厚度的標稱值應符合表2的規定,絕緣厚度的平均值應不小于標稱值,其zui薄處厚度應不小于標稱值的90%-0.1mm。

5.5.4 絕緣的標識應符合GB/T 6995中的規定。單芯電纜絕緣線芯優選為黑色。

5.5.5 電纜絕緣線芯應按GB/T 3048的規定經受表3的火花試驗作為中間檢驗。

表2 光伏發電系統用電纜絕緣標稱厚度

導體標稱截面

mm2

絕緣厚度規定值mm

 

300/500V

450/750

600/1000V(1800V)

0.75,1.0

1.5

2.5

4,6

10

16

25,35

50

70,95

120

150

185

240

0.5

0.6

0.6

0.7

-

-

-

-

-

-

-

-

-

0.6

0.6

0.7

0.8

1.0

-

-

-

-

-

-

-

-

-

0.7

0.7

0.7

0.7

0.7

0.9

1.0

1.1

1.2

1.4

1.6

1.7

表3 火花試驗電壓

絕緣厚度標稱值/mm

試驗電壓/kV

交流(50Hz)

直流

0.5<δ≤1.0

6

9

1.0<δ≤1.5

10

15

1.5<δ≤2.0

15

23

2.0<δ≤2.5

20

30

2.5<δ

25

38

5.6 對絞、成纜

5.6.1 數據傳輸電纜1.5mm2及以下的對絞節距應不大于100mm;2.5 mm2及耐火型電纜zui大絞合節距應不大于120mm。

5.6.2 成纜方向為右向,且應采用與工作溫度相適應的非吸濕性材料填充和繞包,以保證電纜外觀的圓整。

5.6.3 用于固定敷設的硬結構電纜應不大于成纜外徑的20倍,用于移動場合的軟電纜成纜節距應不超過此電纜平均外徑的16倍。

5.7 金屬屏蔽

屏蔽型電纜在纜芯外應由一根或多根金屬帶繞包或金屬絲編織結構組成金屬屏蔽。必要時允許采用其他合適的屏蔽材料和形式,但應在后續部分中規定。

屏蔽和纜芯之間應重疊繞包二層非吸濕性帶或擠包內襯層。屏蔽后允許繞包一層非吸濕性帶。

5.7.1 銅帶繞包

采用0.05mm~0.10mm的軟銅帶重疊繞包。

5.7.2 鋁/塑復合薄膜帶繞包

采用0.05mm~0.10mm鋁/塑復合薄膜帶重疊繞包。

繞包時應在鋁/塑復合薄膜帶下縱向放置一根標稱截面不小于0.20mm2的圓銅線或鍍錫圓銅線構成的引流線,移動敷設軟電纜的引流線應為多根結構的絞合軟線。

5.7.3 金屬編織

編織屏蔽由軟圓銅線或鍍錫圓銅線構成,其編織密度應不小于80%。

編織層不允許整體連續,露出的銅線頭應修齊。每1m長度上允許更換金屬線錠一次。

編織用圓銅線或鍍錫圓銅線的標稱直徑應符合表4的規定。

5.7.4 編織密度計算

編織層覆蓋密度按公式(1)計算

  

式中:

P ——編織層覆蓋密度,%

p ——單向覆蓋系數。

   

式中:

D ——編織層的節圓直徑,mm;

d ——編織銅線的直徑,mm;

m ——編織機同一方向的錠數;

n ——每錠的編織線根數;

L——編織節距,mm。

表4 編織用圓銅線(鍍錫圓銅線)標稱直徑

編織前假定直徑d/mm

標稱直徑/mm

d≤10

10<d≤20

10<d≤30

30<d

0.15

0.20

0.25

0.30

5.8 內襯層

5.8.1 內襯層可以擠包或繞包。

5.8.2 內襯層所用材料應與電纜絕緣材料相容。

5.8.3 內護套應擠包在絕緣線芯上并允許嵌入絕緣線芯之間的空隙形成實際上的圓形,或均勻擠包在繞包層上,擠包的內護套應不粘連絕緣線芯或繞包隔離層。

5.8.4 擠包內襯層的標稱厚度應符合表5的規定。

表5 擠包內襯層厚度

纜芯假設直徑/mm

擠包內襯層厚度近似值/mm

-

>25

>35

>45

>60

>80

≤25

≤35

≤45

≤60

≤80

-

1.0

1.2

1.4

1.6

1.8

2.0

   

5.8.5 繞包內襯層厚度

纜芯假設直徑為40mm及以下時,繞包內襯層的近似厚度取0.4mm;如大于40mm時,則取0.6mm。

5.9 金屬鎧裝

5.9.1 金屬鎧裝類型

本部分包括鎧裝類型如下:

a)  鋼帶鎧裝

b)  不銹鋼鋼帶鎧裝

c)  鋼絲鎧裝

5.9.2 鎧裝材料的選擇與使用

在選擇鎧裝材料的時,尤其是鎧裝作為屏蔽層使用時,應特別考慮存在腐蝕的可能性,這不僅為了機械安全,而且也為了電氣安全。

除特殊結構外,用于交流回路的單芯電纜鎧裝應采用非磁性材料。

5.9.3 電纜直徑與鎧裝層尺寸的關系

鎧裝圓金屬絲的標稱直徑金和鎧裝金屬帶的標稱厚度應分別不小于表6和表7規定的數值。

表6 圓鎧裝金屬絲標稱直徑

鎧裝前假定直徑d/mm

鎧裝金屬絲標稱直徑/mm

≤10

10<d≤15

15<d≤25

25<d≤35

35<d≤60

60<d

0.8

1.25

1.6

2.0

2.5

3.15

表7 鎧裝金屬帶標稱厚度

鎧裝前假定直徑d/mm

鎧裝金屬帶標稱厚度/mm

≤30

30<d≤70

70<d

0.2

0.5

0.8

注:該表不適用于金屬帶直接抱在纜芯上的電纜

5.10 外護套

5.10.1 護套應緊密擠包在絕緣線芯或包復層上。并且不與絕緣相粘連。有鎧裝層時應擠包在鎧裝層上。護套表面應光潔,圓整、色澤基本一致,斷面應無目力可見的氣泡和雜質。

5.10.2 外護套通常為黑色,但也可以按照制造商和買方協議采用黑色以外的其他顏色,以適應電纜使用的特定環境。

外護套應經受GB/T 3048.10-2007規定的火花試驗。

在特殊條件下(例如防蟻鼠)使用的外護套,可能有必要使用化學添加劑,但這些添加劑不應包括對人類及環境有害的材料。

5.10.3 電力電纜護套厚度的標稱值Ts(以mm計)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其zui薄處厚度應不小于標稱值的85%-0.1mm。

Ts=0.035D+1.0

式中:

D---擠包護套前電纜的假設直徑,單位為毫米(mm)。

按上式計算出的數值應修約到0.1mm

無鎧裝的電纜和護套不直接包覆在鎧裝上的電纜,其單芯電纜護套的標稱厚度應不小于1.4mm,多芯電纜護套厚度應不小于1.8mm。

5.10.4 控制電纜和數字傳輸電纜的護套厚度的標稱厚度應符合表8的規定。

其中鎧裝型的電纜護套的zui小標稱值應不小于1.5mm,其zui薄處厚度應不小于標稱值的80%-0.2mm。非鎧裝型電纜護套厚度平均值應不小于標稱厚度,其zui薄處厚度應不小于標稱值的85%-0.1mm。

5.10.5 光伏發電用交直流電纜的護套厚度的標稱應符合表8的規定。

表8 控制電纜和數字傳輸電纜護套標稱厚度

擠包護套前假定外徑d/mm

護套標稱厚度/mm

擠包護套前假定外徑d/mm

護套標稱厚度/mm

d≤10

1.2

25<d≤30

2.0

10<d≤16

1.5

30<d≤40

2.2

16<d≤25

1.7

40<d≤60

2.5

6 成品電纜

6.1 結構尺寸

6.1.1 成品電纜的導體結構尺寸應符合本規范第5.3~5.10的規定。

6.1.2 成品電纜的絕緣、護套厚度符合本規范5.5.3、5.10.2、5.10.4、5.10.5中的規定。

6.2 電氣性能

6.2.1 成品電纜20℃時導體直流電阻值應符合GB/T 3956的規定。

6.2.2 成品電纜應能經受表9規定的工頻耐壓試驗5min不擊穿。

6.2.3 單芯屏蔽電纜的試驗電壓應施加在導體和金屬屏蔽之間,時間為5min。

6.2.4 單芯無屏蔽電纜應將其侵入室溫水中1h,在導體和水之間施加試驗電壓5min。

6.3 非電氣性能

6.3.1 成品電纜絕緣的機械物理性能應符合表10的規定。

6.3.2 成品電纜外護套的機械物理性能應符合表10的規定。

 

表9 成品耐壓試驗電壓

額定電壓V

試驗電壓V

300/500

1500

450/750

2500

600/1000

3500

6.3.3 電纜應經受成品電纜機械強度試驗,試驗后的浸水電壓試驗。

6.3.4 成品電纜應能通過GB/T 18380.1或IEC60332.1規定的單根垂直燃燒試驗。

表10 絕緣及護套的機械物理性能

序號

試驗項目

單位

性能指標

絕緣

護套

105℃輻照交

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

125℃輻照交

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

90℃      交聯聚乙烯

105℃輻照交

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

125℃輻照交

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

1

1.1

 

 

1.2

 

 

 

 

 

 

 

2

2.1

 

 

 

 

 

 

3

3.1

 

 

 

 

4

4.1

 

 

 

 

5

5.1

 

 

 

 

 

 

6

6.1

 

 

 

 

7

 

 

 

 

 

8

 

 

 

 

 

9

 

 

 

10

 

 

 

 

機械強度

老化前

抗張強度

斷裂伸長率

空氣烘箱老化后

老化條件

溫度

處理時間

試驗結果

抗張強度變化率

斷裂伸長率變化率

熱延伸試驗

試驗條件

溫度

負荷時間

機械壓力

試驗結果

伸長率

*變形

熱收縮試驗

試驗條件

溫度

處理時間

試驗結果

收縮率

低溫卷繞試驗

試驗條件

溫度

施加低溫時間

 

試驗結果

低溫拉伸試驗

試驗條件

溫度

低溫時間

 

試驗結果

未斷裂時的伸長率

低溫沖擊試驗

試驗條件

溫度

落錘重量

施加低溫時間

試驗結果

絕緣單根垂直燃燒試驗

試驗條件

PH值

電導率

透光率

鹽霧試驗

絕緣和護套的抗張強度變化率

絕緣和護套的du斷裂伸長率變化率

熱壽命試驗

 

斷裂伸長率保留率

耐臭氧試驗

試驗溫度

相對濕度

試驗時間

臭氧濃度(體積比)

試驗結果

 

 

MPa

%

 

 

h

 

%

%

 

 

 

min

MPa

 

%

%

 

 

h

 

%

 

 

h

 

 

 

 

h

 

 

%

 

 

 

g

h

 

 

 

 

 

%

%

%

 

%

 

%

 

 

 

%

 

%

h

 

 

 

≥12.5

≥100

 

 

135±2

168

 

≤±25

≤±25

 

 

 

200±3

15

0.2

 

≤100

≤25

 

 

120±2

1

 

≤2

 

 

-40±2

見GB/T2951.4第8.1.4條

不開裂

 

 

-25±2

見GB/T2951.4第8.3.4條

 

≥20

 

 

 

-25±2

見GB/T2951.4第8.5.4~5條

不開裂

 

 

 

≥4.3

≤10

≥60

 

 

≤±30

 

≤±30

 

見IEC60216-1和IEC60216-2

50

 

 

 

 

 

 

 

 

 

≥10.0

≥100

 

 

158±2

168

 

≤±30

≤±30

 

 

 

200±3

15

0.2

 

≤100

≤25

 

 

120±2

1

 

≤2

 

 

-40±2

見GB/T2951.4第8.1.4條

不開裂

 

 

-25±2

見GB/T2951.4第8.3.4條

 

≥20

 

 

 

-25±2

見GB/T2951.4第8.5.4~5條

不開裂

 

 

 

≥4.3

≤10

≥60

 

 

≤±30

 

≤±30

 

見IEC60216-1和IEC60216-2

50

 

-40±2

55±5

72

(200±50)×10-6

不開裂

 

 

≥12.5

≥200

 

 

135±3

168

 

≤±25

≤±25

 

 

 

200±3

15

0.2

 

≤100

≤25

 

 

120±2

1

 

≤2

 

 

 

 

 

 

 

 

 

 

 

 

 

 

 

 

 

 

 

 

 

 

 

 

 

 

 

 

≤±30

 

≤±30

 

見IEC60216-1和IEC60216-2

50

 

 

 

 

 

 

 

≥12.5

≥150

 

 

135±2

168

 

≤±25

≤±25

 

 

 

200±3

15

0.2

 

≤100

≤25

 

 

120±2

1

 

≤2

 

 

-40±2

見GB/T2951.4第8.2.3

不開裂

 

 

-25±2

見GB/T2951.4第8.4.4

 

≥20

 

 

 

-25±2

見GB/T2951.4第8.5.4~5條

不開裂

 

 

 

≥4.3

≤10

≥60

 

 

≤±30

 

≤±30

 

見IEC60216-1和IEC60216-2

50

 

-40±2

55±5

72

(200±50)×10-6

不開裂

 

 

≥10.0

≥150

 

 

158±2

168

 

≤±30

≤±30

 

 

 

200±3

15

0.2

 

≤100

≤25

 

 

120±2

1

 

≤2

 

 

-40±2

見GB/T2951.4第8.2.3

不開裂

 

 

-25±2

見GB/T2951.4第8.4.4

 

≥20

 

 

 

-25±2

見GB/T2951.4第8.5.4~5條

不開裂

 

 

 

≥4.3

≤10

≥60

 

 

≤±30

 

≤±30

 

見IEC60216-1和IEC60216-2

50

 

 

 

 

 

7 檢驗規則

7.1 產品應由制造廠的技術檢驗部門檢查合格方能出廠,每個出廠的包裝件上應附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

7.2 抽樣試驗項目*次試驗結果不合格,應在同一批電纜中再取2個試樣,就不合格項目進行試驗,如果2個試樣均合格,則該批電纜合格,否則該批電纜不合格。每批抽樣數量雙方協議規定,如用戶不提出要求由制造廠規定。

7.3 產品外觀應在正常視力下逐批檢查。

7.4 產品試驗項目、試驗類型、試驗方法按表12規定。

7.5 檢驗類型

例行試驗(R)、抽樣試驗(S)、型式試驗(T),其定義參考GB/T 12706.1-2008中3.2條規定。

8 交貨長度

8.1 客戶有定長要求的,應按約定長度交貨。

8.2 其他電纜的交貨長度:成圈為100m,成盤應大于100m。

8.3 允許按用戶zui短使用長度的整倍數電纜交貨。

8.4 根據雙方協議,允許任何長度的電纜交貨。

8.5 成品電纜長度計量誤差不超過±0.5%。

9 標志、包裝、運輸、貯運

9.1 標志

9.1.1 電纜的外表應有制造廠名、型號、標稱截面、電壓等級等連續標志,標志方法應符合GB 6995.3中第3部分的要求。

9.1.2 標志應字跡清楚,不易擦掉,可用浸水脫脂棉布輕擦10次,字跡仍清晰可辨。

9.2 包裝

9.2.1電纜可成盤或成圈包裝,成盤電纜應妥善包裝在符合JB/T 8137規定的電纜盤上。電纜端頭應可靠密封,伸出盤外電纜端頭應加保護罩,伸出長度不大于300mm。為防止貯運中損壞,成盤包裝的產品還可附加適當的保護。成圈包裝的應用一定強度的帶狀材料多層包覆,并捆扎牢固。

9.2.2  成盤電纜的電纜盤外側及成圈電纜的附加標簽注明:

a) 制造廠名(若有)或商標;

b) 產品型號及規格

c) 額定電壓:V;

d) 長度 :m;

e) 制造日期:年  月;

f) 毛重:kg

g) 本標準編號:

h) 表示電纜盤正確旋轉方向。

9.3 運輸和貯存

9.3.1  電纜應避免高溫環境,電纜盤不允許平放。

9.3.2  運輸中嚴禁從高處扔下裝有電纜的電纜盤,嚴禁機械損傷電纜。

9.3.3  吊裝包裝件時,嚴禁幾盤同時吊裝。在車輛、船舶等運輸工具上,電纜盤必須放穩,并用合適方法固定;不得遭受沖撞,擠壓和任何機械損傷;長途運輸時應防止長時間暴曬。

9.3.4  電纜盡量避免露天存放。

 

附 錄 A 

(規范性附錄)

105℃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電纜料機械及電性能

 

性能項目

單位

性能指標

測試方法

原始拉伸強度:zui小

MPa

12.5

 

GB/T1040

原始斷裂伸長率:zui小

%

175

GB/T1040

經135℃×168h老化

 

 

GB/T2951

老化后抗張強度變化率:zui大

%

±25

GB/T2951

老化后斷裂伸長率變化率:zui大

%

±25

GB/T2951

熱延伸(200℃,0.2 MPa)

 

 

GB/T2951

負荷下zui大伸長率:zui大

%

100

GB/T2951

冷卻后*變形:zui大

%

25

GB/T2951

沖擊脆化溫度(—40℃)

 

通過

GB/T5470

20℃體積電阻率:zui小

Ω/m

1013

 

GB/T1410

氧指數:zui小

%

30

GB/T2406

煙密度:zui大

有      焰

-

50

GB/T8323

無      焰

-

85

電導率

μs/Cm

7

IEC754-2

環保要求

 

ROHS要求

 

 

附 錄 B 

(規范性附錄)

125℃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護套的機械物理性能

 

性能項目

單位

性能指標

試驗方法

原始拉伸強度:zui小

MPa

12.5

 

GB/T1040

原始斷裂伸長率:zui小

%

175

GB/T1040

經158℃×168h老化

 

 

GB/T2951

老化后抗張強度變化率:zui大

%

±25

GB/T2951

老化后斷裂伸長率變化率:zui大

%

±25

GB/T2951

熱延伸(200℃,0.2 Mpa)

 

 

GB/T2951

負荷下zui大伸長率:zui大

%

100

GB/T2951

冷卻后*變形:zui大

%

25

GB/T2951

沖擊脆化溫度(—40℃)

 

通過

GB/T5470

20℃體積電阻率:zui小

Ω/m

1012

 

GB/T1410

氧指數:zui小

%

30

GB/T2406

煙密度:zui大

有      焰

50

50

GB/T8323

無      焰

85

85

電導率

μs/Cm

7

IEC754-2

低溫沖擊試驗

-40±2℃

不開裂

GB/T2951

抗摩擦性

150次

不開裂

GB/T2951

環保要求

 

ROHS要求

 

 

附 錄 C 

(資料性附錄)

電線電纜用耐火云母帶技術性能

項目

白云母

金云母

合成云母

試驗方法

1 代號

單面補強

雙面補強

 

GM,FM

GMG,FMG

 

GP,FP

GPG,FPG

 

GS,FS

GSG,FSG

 

2 組成

玻璃布定量,g/m2

薄膜厚度,mm

云母含量,%

膠粘劑含量,%

揮發物含量,%

 

20±2(單面)

0.023±0.003(單面)

單面補強≥60;雙面補強≥55

GB/T 5019第3章

≤25

≤1.0

≤17

≤1.0

≤12

≤1.0

3 外觀

材質間粘合均勻,無氣泡、針孔、皺折、分層、云母紙斷裂等缺陷,成盤開卷無粘連、抽絲、斷裂或松散等現象

目測

4 厚度

標稱值,mm

中值偏差,mm

  個別值偏差,mm

 

0.06,0.08,0.11,0.14,0.18

±0.02,±0.02,±0.02,±0.02,±0.03

±0.03,±0.03,±0.03,±0.03,±0.04

GB/T 5019第1章

5 寬度

優選寬度,mm

允許偏差,mm

 

6,8,10,12,15,20,25,30,40,50

±1.0

用0.5mm精度直尺測量至少3點求平均值

6 拉伸強度,N/10mm

GM,GP,GS,FMG,FPG,FSG:≥60

FM,FP,FS:≥20

GMG,GPG,GSG:≥100

GB/T 5019第5章

7工頻介電強度,MV/m

≥10(常溫)

GB/T 5019第16章

8 體積電阻率,Ω·m

≥1.0×1010(常溫)

GB/T 5019第18章

9 高溫下電性能

800℃×90min

不擊穿

≥1.0

1000℃×90min

不擊穿

≥0.4

見注4)

    耐電壓,1kV,1min

   絕緣電阻,MΩ

10 盤卷

 

50±2或76±2

≤5

200±5,250±5,300±5,

每卷接頭不多于2個

用0.5mm精度直尺測量

管芯直徑,mm

管壁厚度,mm

卷盤直徑,mm

接頭數

11 貯存期

自出廠之日起常溫下貯存期為6個月

 

項 目

白云母

金云母

合成云母

試驗方法

1)   代號意義:M(Muskovit)-白云母;P(Phlogopit)-金云母;S(Synthetic mica)-合成云母(如氟金云母);G(Glass cloth)-玻璃布;F(Film)-薄膜(如聚酯薄

前  言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CEEIA)是我國電工領域全國性的行業組織,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按照科學發展觀,探索標準化工作新機制,實現標準化事業為電工行業技術發展服務,是協會的工作內容之一。中國境內的任何個人、組織、會員單位均可提出制、修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的建議并參與有關工作。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按照《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制定工作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草案向行業廣泛征求意見,并通過上述管理辦法的工作程序,方可作為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予以發布。

考慮到本標準中的某些條款可能涉及,協會不負責對任何該類權的鑒別。

《光伏發電系統用電纜技術條件》分為四個部分:

*部分:一般規定

第二部分:光伏發電系統用交直流傳輸電力電纜

第三部分:光伏發電系統用控制電纜

第四部分:光伏發電系統用數據傳輸電纜

本部分為*部分。

本協會標準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提出。

本協會標準由xxxxxxxx歸口。

本協會標準由xxxx負責解釋。

本協會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上海金友金弘電線電纜有限公司、北京鑒衡認證中心。

本協會標準參加起草單位:

本協會標準起草人:

本協會標準于´´´´年´´月´´日發布。

本協會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如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有關資料寄給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秘書處,以便修訂工作。

光伏發電系統用電纜技術條件

*部分:一般規定

1 范圍

本技術規范規定了光伏發電系統系列電纜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使用范圍、使用壽命、交貨長度及其包裝和標志。

本技術規范規定了光伏發電系統各部分連接的電纜分類,光伏發電組件與匯流、逆變之間的直流傳輸連線,逆變到主變間的交流傳輸連線,以及發電系統中數據采集、自動監控系統,氣象和運行數據、自動檢測、遠程數據傳輸、自動跟蹤系統用電纜。

本技術規范規定了光伏發電系統電纜應滿足位于高寒、沙漠、沿海、灘涂、草原、屋頂等不同氣候環境下不同類型光伏電站的分類選用。

本技術規范增加了電纜壽命評定內容,規定電纜使用壽命為25年。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規范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規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適用于本規范。

GB/T 2900.10-2001 電工術語 電纜(IEC 60050(461):1984,IDT)

GB/T 12706.1-2008 額定電壓1kV(Um=1.2kV)到35kV(Um=40.5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第1部分:額定電壓1kV(Um=1.2kV)和3kV(Um=3.6kV)電纜

GB/T 9330-2008 塑料絕緣控制電纜

GB/T 2423.17-2008 電工電子產品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Ka:鹽霧

UL 1581.1200-2008 電線電纜和軟線參考標準

GB/T 3956-2009 電纜的導體

GB/T 6995.3-2008 電線電纜識別標志 第3部分電線電纜識別標志(neq IEC 60227:1979)1〕

GB/T 18380.1 電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1部分:單根絕緣電線或電纜的垂直燃燒試驗方法

JB/T 8137-1999 電線電纜交貨盤

GB/T 19216-2008 在火焰條件下電纜或光纜的線路完整性試驗

3 定義、符號

3.1 術語和定義

GB/T 12706-2008中確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范。

3.1.1       額定電壓

額定電壓是電纜設計和電性能試驗用的基準電壓。

額定電壓用U0/U表示。

U0—任意一相導體和大地(金屬屏蔽,金屬護層或周圍介質)之間的電壓有效值。

U—為多芯電纜或單芯電纜系統任何兩相導體之間的電壓有效值。

在交流系統中,電纜的額定電壓應至少等于使用電纜的系統的標稱電壓,這個條件對U0和U值都適用;在直流系統中,該系統的標稱電壓應不大于電纜額定電壓的1.5倍。

系統的工作電壓應不大于系統標稱電壓的1.2倍。

4 產品代號、標記及示例

4.1 產品代號

4.1.1 系列代號——GF

4.1.2 電纜類別代號

          電力電纜——省略

          控制電纜——K

計算機數據傳輸電纜——D

4.1.3 材料特征代號

            銅導體——T(省略)

    交聯聚乙烯絕緣——YJ

輻照交聯聚烯烴絕緣——Y(F)J

輻照交聯聚烯烴護套——F

4.1.4 結構特征代號

            軟電纜——R

          鋼帶鎧裝——2

          鋼絲鎧裝——3

        不銹鋼鋼帶——6

      銅絲編織屏蔽——P

  銅帶或銅塑帶屏蔽——P2

  鋁帶或鋁塑帶屏蔽——P3

4.1.5 燃燒特性代號

          無鹵阻燃——W

              耐火——N

4.1.6 耐熱特性代號

              90℃——90

             105℃——105

             125℃——125

4.2 產品規格

電纜規格見表1。

表1 產品規格

型  號

額定交流電壓V

額定直流電壓V

導體標稱截面mm2

0.75

1.0

1.5

2.5

4

6

10

16-35

50-95

120-240

芯(對)數

GFW-Y(F)JRF

600/1000

1800

1

GFW-Y(F)JRFS

600/1000

-

-

-

2

GFW-YJRF  GFW-Y(F)JRF

600/1000

-

1~4

GFW-KYJRF GFW-KY(F)JRF

450/750

-

2~37

-

-

GFW-DYJRF GFW-DY(F)JRF

300/500

-

2~24

4.3 產品表示方法示例   

用產品型號和規格(額定電壓、芯數、標稱截面)表示。

示例            額定電壓450/750V無鹵阻燃輻照交聯聚烯烴絕緣及護套耐熱125℃鋼帶鎧裝控制軟電纜,六芯,截面為6mm2,表示為:PVW-KY(F)JRF2-125  450/750V  6×6mm2。

示例            額定電壓300/500V無鹵阻燃輻照交聯聚烯烴絕緣及護套鋼帶鎧裝數字傳輸軟電纜,兩芯,截面為2.5mm2,表示為:PVW-DY(F)JRF2  300/500V  2×2.5mm2。

5 技術要求

5.1 使用特性

5.1.1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系列電纜的額定電壓U0/U為300/500V(DC 450V)、450/750V(DC 675V)、600/1000V(DC 900V)。

5.1.2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系列電纜的使用的環境溫度:低溫為-40℃,高溫90℃。

5.1.3 電纜的允許彎曲半徑應不小于電纜外徑的:

非鎧裝電纜為電纜直徑的     8倍;

 鎧裝電纜為電纜直徑的       12倍

5.2 材料

5.2.1 導體用圓銅絲應符合GB/T 3956規定。

5.2.2 絕緣采用90℃交聯聚乙烯,105℃、125℃輻照交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其性能應符合表10的規定。

5.2.3 護套采用105℃、125℃輻照交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其性能應符合表10的規定。

5.3 導體

5.3.1 導體應符合GB/T 3956規定。導體材料應為退火軟銅線,可以鍍錫或不鍍錫。

5.3.2 導體表面應光潔、無油污、無損傷絕緣的毛刺,以及凸起或斷裂的單線。

5.3.3 導體20℃時的直流電阻應符合GB/T 3956的規定。

5.4 隔離層

允許在導體外面包覆一層由非吸濕性材料制成的隔離層。

5.5 絕緣

5.5.1 絕緣應緊密擠包在導體上,且應容易剝離而不損傷導體或鍍層。絕緣表面應平整、色澤均勻,斷面無目力可見的氣泡和雜質。

5.5.2 耐火型電纜應在導體上繞包云母帶,耐火云母帶的性能可參見本標準附錄C的規定。并且允許絕緣層可以減薄,但減薄后的厚度應不小于原標準厚度的80%。

5.5.3 絕緣厚度的標稱值應符合表2的規定,絕緣厚度的平均值應不小于標稱值,其zui薄處厚度應不小于標稱值的90%-0.1mm。

5.5.4 絕緣的標識應符合GB/T 6995中的規定。單芯電纜絕緣線芯優選為黑色。

5.5.5 電纜絕緣線芯應按GB/T 3048的規定經受表3的火花試驗作為中間檢驗。

表2 光伏發電系統用電纜絕緣標稱厚度

導體標稱截面

mm2

絕緣厚度規定值mm

 

300/500V

450/750

600/1000V(1800V)

0.75,1.0

1.5

2.5

4,6

10

16

25,35

50

70,95

120

150

185

240

0.5

0.6

0.6

0.7

-

-

-

-

-

-

-

-

-

0.6

0.6

0.7

0.8

1.0

-

-

-

-

-

-

-

-

-

0.7

0.7

0.7

0.7

0.7

0.9

1.0

1.1

1.2

1.4

1.6

1.7

表3 火花試驗電壓

絕緣厚度標稱值/mm

試驗電壓/kV

交流(50Hz)

直流

0.5<δ≤1.0

6

9

1.0<δ≤1.5

10

15

1.5<δ≤2.0

15

23

2.0<δ≤2.5

20

30

2.5<δ

25

38

5.6 對絞、成纜

5.6.1 數據傳輸電纜1.5mm2及以下的對絞節距應不大于100mm;2.5 mm2及耐火型電纜zui大絞合節距應不大于120mm。

5.6.2 成纜方向為右向,且應采用與工作溫度相適應的非吸濕性材料填充和繞包,以保證電纜外觀的圓整。

5.6.3 用于固定敷設的硬結構電纜應不大于成纜外徑的20倍,用于移動場合的軟電纜成纜節距應不超過此電纜平均外徑的16倍。

5.7 金屬屏蔽

屏蔽型電纜在纜芯外應由一根或多根金屬帶繞包或金屬絲編織結構組成金屬屏蔽。必要時允許采用其他合適的屏蔽材料和形式,但應在后續部分中規定。

屏蔽和纜芯之間應重疊繞包二層非吸濕性帶或擠包內襯層。屏蔽后允許繞包一層非吸濕性帶。

5.7.1 銅帶繞包

采用0.05mm~0.10mm的軟銅帶重疊繞包。

5.7.2 鋁/塑復合薄膜帶繞包

采用0.05mm~0.10mm鋁/塑復合薄膜帶重疊繞包。

繞包時應在鋁/塑復合薄膜帶下縱向放置一根標稱截面不小于0.20mm2的圓銅線或鍍錫圓銅線構成的引流線,移動敷設軟電纜的引流線應為多根結構的絞合軟線。

5.7.3 金屬編織

編織屏蔽由軟圓銅線或鍍錫圓銅線構成,其編織密度應不小于80%。

編織層不允許整體連續,露出的銅線頭應修齊。每1m長度上允許更換金屬線錠一次。

編織用圓銅線或鍍錫圓銅線的標稱直徑應符合表4的規定。

5.7.4 編織密度計算

編織層覆蓋密度按公式(1)計算

  

式中:

P ——編織層覆蓋密度,%

p ——單向覆蓋系數。

   

式中:

D ——編織層的節圓直徑,mm;

d ——編織銅線的直徑,mm;

m ——編織機同一方向的錠數;

n ——每錠的編織線根數;

L——編織節距,mm。

表4 編織用圓銅線(鍍錫圓銅線)標稱直徑

編織前假定直徑d/mm

標稱直徑/mm

d≤10

10<d≤20

10<d≤30

30<d

0.15

0.20

0.25

0.30

5.8 內襯層

5.8.1 內襯層可以擠包或繞包。

5.8.2 內襯層所用材料應與電纜絕緣材料相容。

5.8.3 內護套應擠包在絕緣線芯上并允許嵌入絕緣線芯之間的空隙形成實際上的圓形,或均勻擠包在繞包層上,擠包的內護套應不粘連絕緣線芯或繞包隔離層。

5.8.4 擠包內襯層的標稱厚度應符合表5的規定。

表5 擠包內襯層厚度

纜芯假設直徑/mm

擠包內襯層厚度近似值/mm

-

>25

>35

>45

>60

>80

≤25

≤35

≤45

≤60

≤80

-

1.0

1.2

1.4

1.6

1.8

2.0

   

5.8.5 繞包內襯層厚度

纜芯假設直徑為40mm及以下時,繞包內襯層的近似厚度取0.4mm;如大于40mm時,則取0.6mm。

5.9 金屬鎧裝

5.9.1 金屬鎧裝類型

本部分包括鎧裝類型如下:

a)  鋼帶鎧裝

b)  不銹鋼鋼帶鎧裝

c)  鋼絲鎧裝

5.9.2 鎧裝材料的選擇與使用

在選擇鎧裝材料的時,尤其是鎧裝作為屏蔽層使用時,應特別考慮存在腐蝕的可能性,這不僅為了機械安全,而且也為了電氣安全。

除特殊結構外,用于交流回路的單芯電纜鎧裝應采用非磁性材料。

5.9.3 電纜直徑與鎧裝層尺寸的關系

鎧裝圓金屬絲的標稱直徑金和鎧裝金屬帶的標稱厚度應分別不小于表6和表7規定的數值。

表6 圓鎧裝金屬絲標稱直徑

鎧裝前假定直徑d/mm

鎧裝金屬絲標稱直徑/mm

≤10

10<d≤15

15<d≤25

25<d≤35

35<d≤60

60<d

0.8

1.25

1.6

2.0

2.5

3.15

表7 鎧裝金屬帶標稱厚度

鎧裝前假定直徑d/mm

鎧裝金屬帶標稱厚度/mm

≤30

30<d≤70

70<d

0.2

0.5

0.8

注:該表不適用于金屬帶直接抱在纜芯上的電纜

 

 

5.10 外護套

5.10.1 護套應緊密擠包在絕緣線芯或包復層上。并且不與絕緣相粘連。有鎧裝層時應擠包在鎧裝層上。護套表面應光潔,圓整、色澤基本一致,斷面應無目力可見的氣泡和雜質。

5.10.2 外護套通常為黑色,但也可以按照制造商和買方協議采用黑色以外的其他顏色,以適應電纜使用的特定環境。

外護套應經受GB/T 3048.10-2007規定的火花試驗。

在特殊條件下(例如防蟻鼠)使用的外護套,可能有必要使用化學添加劑,但這些添加劑不應包括對人類及環境有害的材料。

5.10.3 電力電纜護套厚度的標稱值Ts(以mm計)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其zui薄處厚度應不小于標稱值的85%-0.1mm。

Ts=0.035D+1.0

式中:

D---擠包護套前電纜的假設直徑,單位為毫米(mm)。

按上式計算出的數值應修約到0.1mm

無鎧裝的電纜和護套不直接包覆在鎧裝上的電纜,其單芯電纜護套的標稱厚度應不小于1.4mm,多芯電纜護套厚度應不小于1.8mm。

5.10.4 控制電纜和數字傳輸電纜的護套厚度的標稱厚度應符合表8的規定。

其中鎧裝型的電纜護套的zui小標稱值應不小于1.5mm,其zui薄處厚度應不小于標稱值的80%-0.2mm。非鎧裝型電纜護套厚度平均值應不小于標稱厚度,其zui薄處厚度應不小于標稱值的85%-0.1mm。

5.10.5 光伏發電用交直流電纜的護套厚度的標稱應符合表8的規定。

表8 控制電纜和數字傳輸電纜護套標稱厚度

擠包護套前假定外徑d/mm

護套標稱厚度/mm

擠包護套前假定外徑d/mm

護套標稱厚度/mm

d≤10

1.2

25<d≤30

2.0

10<d≤16

1.5

30<d≤40

2.2

16<d≤25

1.7

40<d≤60

2.5

6 成品電纜

6.1 結構尺寸

6.1.1 成品電纜的導體結構尺寸應符合本規范第5.3~5.10的規定。

6.1.2 成品電纜的絕緣、護套厚度符合本規范5.5.3、5.10.2、5.10.4、5.10.5中的規定。

6.2 電氣性能

6.2.1 成品電纜20℃時導體直流電阻值應符合GB/T 3956的規定。

6.2.2 成品電纜應能經受表9規定的工頻耐壓試驗5min不擊穿。

6.2.3 單芯屏蔽電纜的試驗電壓應施加在導體和金屬屏蔽之間,時間為5min。

6.2.4 單芯無屏蔽電纜應將其侵入室溫水中1h,在導體和水之間施加試驗電壓5min。

6.3 非電氣性能

6.3.1 成品電纜絕緣的機械物理性能應符合表10的規定。

6.3.2 成品電纜外護套的機械物理性能應符合表10的規定。

 

表9 成品耐壓試驗電壓

額定電壓V

試驗電壓V

300/500

1500

450/750

2500

600/1000

3500

6.3.3 電纜應經受成品電纜機械強度試驗,試驗后的浸水電壓試驗。

6.3.4 成品電纜應能通過GB/T 18380.1或IEC60332.1規定的單根垂直燃燒試驗。

表10 絕緣及護套的機械物理性能

序號

試驗項目

單位

性能指標

絕緣

護套

105℃輻照交

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

125℃輻照交

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

90℃      交聯聚乙烯

105℃輻照交

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

125℃輻照交

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

1

1.1

 

 

1.2

 

 

 

 

 

 

 

2

2.1

 

 

 

 

 

 

3

3.1

 

 

 

 

4

4.1

 

 

 

 

5

5.1

 

 

 

 

 

 

6

6.1

 

 

 

 

7

 

 

 

 

 

8

 

 

 

 

 

9

 

 

 

10

 

 

 

 

機械強度

老化前

抗張強度

斷裂伸長率

空氣烘箱老化后

老化條件

溫度

處理時間

試驗結果

抗張強度變化率

斷裂伸長率變化率

熱延伸試驗

試驗條件

溫度

負荷時間

機械壓力

試驗結果

伸長率

*變形

熱收縮試驗

試驗條件

溫度

處理時間

試驗結果

收縮率

低溫卷繞試驗

試驗條件

溫度

施加低溫時間

 

試驗結果

低溫拉伸試驗

試驗條件

溫度

低溫時間

 

試驗結果

未斷裂時的伸長率

低溫沖擊試驗

試驗條件

溫度

落錘重量

施加低溫時間

試驗結果

絕緣單根垂直燃燒試驗

試驗條件

PH值

電導率

透光率

鹽霧試驗

絕緣和護套的抗張強度變化率

絕緣和護套的du斷裂伸長率變化率

熱壽命試驗

 

斷裂伸長率保留率

耐臭氧試驗

試驗溫度

相對濕度

試驗時間

臭氧濃度(體積比)

試驗結果

 

 

MPa

%

 

 

h

 

%

%

 

 

 

min

MPa

 

%

%

 

 

h

 

%

 

 

h

 

 

 

 

h

 

 

%

 

 

 

g

h

 

 

 

 

 

%

%

%

 

%

 

%

 

 

 

%

 

%

h

 

 

 

≥12.5

≥100

 

 

135±2

168

 

≤±25

≤±25

 

 

 

200±3

15

0.2

 

≤100

≤25

 

 

120±2

1

 

≤2

 

 

-40±2

見GB/T2951.4第8.1.4條

不開裂

 

 

-25±2

見GB/T2951.4第8.3.4條

 

≥20

 

 

 

-25±2

見GB/T2951.4第8.5.4~5條

不開裂

 

 

 

≥4.3

≤10

≥60

 

 

≤±30

 

≤±30

 

見IEC60216-1和IEC60216-2

50

 

 

 

 

 

 

 

 

 

≥10.0

≥100

 

 

158±2

168

 

≤±30

≤±30

 

 

 

200±3

15

0.2

 

≤100

≤25

 

 

120±2

1

 

≤2

 

 

-40±2

見GB/T2951.4第8.1.4條

不開裂

 

 

-25±2

見GB/T2951.4第8.3.4條

 

≥20

 

 

 

-25±2

見GB/T2951.4第8.5.4~5條

不開裂

 

 

 

≥4.3

≤10

≥60

 

 

≤±30

 

≤±30

 

見IEC60216-1和IEC60216-2

50

 

-40±2

55±5

72

(200±50)×10-6

不開裂

 

 

≥12.5

≥200

 

 

135±3

168

 

≤±25

≤±25

 

 

 

200±3

15

0.2

 

≤100

≤25

 

 

120±2

1

 

≤2

 

 

 

 

 

 

 

 

 

 

 

 

 

 

 

 

 

 

 

 

 

 

 

 

 

 

 

 

≤±30

 

≤±30

 

見IEC60216-1和IEC60216-2

50

 

 

 

 

 

 

 

≥12.5

≥150

 

 

135±2

168

 

≤±25

≤±25

 

 

 

200±3

15

0.2

 

≤100

≤25

 

 

120±2

1

 

≤2

 

 

-40±2

見GB/T2951.4第8.2.3

不開裂

 

 

-25±2

見GB/T2951.4第8.4.4

 

≥20

 

 

 

-25±2

見GB/T2951.4第8.5.4~5條

不開裂

 

 

 

≥4.3

≤10

≥60

 

 

≤±30

 

≤±30

 

見IEC60216-1和IEC60216-2

50

 

-40±2

55±5

72

(200±50)×10-6

不開裂

 

 

≥10.0

≥150

 

 

158±2

168

 

≤±30

≤±30

 

 

 

200±3

15

0.2

 

≤100

≤25

 

 

120±2

1

 

≤2

 

 

-40±2

見GB/T2951.4第8.2.3

不開裂

 

 

-25±2

見GB/T2951.4第8.4.4

 

≥20

 

 

 

-25±2

見GB/T2951.4第8.5.4~5條

不開裂

 

 

 

≥4.3

≤10

≥60

 

 

≤±30

 

≤±30

 

見IEC60216-1和IEC60216-2

50

 

 

 

 

 

7 檢驗規則

7.1 產品應由制造廠的技術檢驗部門檢查合格方能出廠,每個出廠的包裝件上應附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

7.2 抽樣試驗項目*次試驗結果不合格,應在同一批電纜中再取2個試樣,就不合格項目進行試驗,如果2個試樣均合格,則該批電纜合格,否則該批電纜不合格。每批抽樣數量雙方協議規定,如用戶不提出要求由制造廠規定。

7.3 產品外觀應在正常視力下逐批檢查。

7.4 產品試驗項目、試驗類型、試驗方法按表12規定。

7.5 檢驗類型

例行試驗(R)、抽樣試驗(S)、型式試驗(T),其定義參考GB/T 12706.1-2008中3.2條規定。

8 交貨長度

8.1 客戶有定長要求的,應按約定長度交貨。

8.2 其他電纜的交貨長度:成圈為100m,成盤應大于100m。

8.3 允許按用戶zui短使用長度的整倍數電纜交貨。

8.4 根據雙方協議,允許任何長度的電纜交貨。

8.5 成品電纜長度計量誤差不超過±0.5%。

9 標志、包裝、運輸、貯運

9.1 標志

9.1.1 電纜的外表應有制造廠名、型號、標稱截面、電壓等級等連續標志,標志方法應符合GB 6995.3中第3部分的要求。

9.1.2 標志應字跡清楚,不易擦掉,可用浸水脫脂棉布輕擦10次,字跡仍清晰可辨。

9.2 包裝

9.2.1電纜可成盤或成圈包裝,成盤電纜應妥善包裝在符合JB/T 8137規定的電纜盤上。電纜端頭應可靠密封,伸出盤外電纜端頭應加保護罩,伸出長度不大于300mm。為防止貯運中損壞,成盤包裝的產品還可附加適當的保護。成圈包裝的應用一定強度的帶狀材料多層包覆,并捆扎牢固。

9.2.2  成盤電纜的電纜盤外側及成圈電纜的附加標簽注明:

a) 制造廠名(若有)或商標;

b) 產品型號及規格

c) 額定電壓:V;

d) 長度 :m;

e) 制造日期:年  月;

f) 毛重:kg

g) 本標準編號:

h) 表示電纜盤正確旋轉方向。

9.3 運輸和貯存

9.3.1  電纜應避免高溫環境,電纜盤不允許平放。

9.3.2  運輸中嚴禁從高處扔下裝有電纜的電纜盤,嚴禁機械損傷電纜。

9.3.3  吊裝包裝件時,嚴禁幾盤同時吊裝。在車輛、船舶等運輸工具上,電纜盤必須放穩,并用合適方法固定;不得遭受沖撞,擠壓和任何機械損傷;長途運輸時應防止長時間暴曬。

9.3.4  電纜盡量避免露天存放。

 

 

附 錄 A 

(規范性附錄)

105℃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電纜料機械及電性能

 

性能項目

單位

性能指標

測試方法

原始拉伸強度:zui小

MPa

12.5

 

GB/T1040

原始斷裂伸長率:zui小

%

175

GB/T1040

經135℃×168h老化

 

 

GB/T2951

老化后抗張強度變化率:zui大

%

±25

GB/T2951

老化后斷裂伸長率變化率:zui大

%

±25

GB/T2951

熱延伸(200℃,0.2 MPa)

 

 

GB/T2951

負荷下zui大伸長率:zui大

%

100

GB/T2951

冷卻后*變形:zui大

%

25

GB/T2951

沖擊脆化溫度(—40℃)

 

通過

GB/T5470

20℃體積電阻率:zui小

Ω/m

1013

 

GB/T1410

氧指數:zui小

%

30

GB/T2406

煙密度:zui大

有      焰

-

50

GB/T8323

無      焰

-

85

電導率

μs/Cm

7

IEC754-2

環保要求

 

ROHS要求

 

 

 

附 錄 B 

(規范性附錄)

125℃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護套的機械物理性能

 

性能項目

單位

性能指標

試驗方法

原始拉伸強度:zui小

MPa

12.5

 

GB/T1040

原始斷裂伸長率:zui小

%

175

GB/T1040

經158℃×168h老化

 

 

GB/T2951

老化后抗張強度變化率:zui大

%

±25

GB/T2951

老化后斷裂伸長率變化率:zui大

%

±25

GB/T2951

熱延伸(200℃,0.2 Mpa)

 

 

GB/T2951

負荷下zui大伸長率:zui大

%

100

GB/T2951

冷卻后*變形:zui大

%

25

GB/T2951

沖擊脆化溫度(—40℃)

 

通過

GB/T5470

20℃體積電阻率:zui小

Ω/m

1012

 

GB/T1410

氧指數:zui小

%

30

GB/T2406

煙密度:zui大

有      焰

50

50

GB/T8323

無      焰

85

85

電導率

μs/Cm

7

IEC754-2

低溫沖擊試驗

-40±2℃

不開裂

GB/T2951

抗摩擦性

150次

不開裂

GB/T2951

環保要求

 

ROHS要求

 

 

 

附 錄 C 

(資料性附錄)

電線電纜用耐火云母帶技術性能

 

項目

白云母

金云母

合成云母

試驗方法

1 代號

單面補強

雙面補強

 

GM,FM

GMG,FMG

 

GP,FP

GPG,FPG

 

GS,FS

GSG,FSG

 

2 組成

玻璃布定量,g/m2

薄膜厚度,mm

云母含量,%

膠粘劑含量,%

揮發物含量,%

 

20±2(單面)

0.023±0.003(單面)

單面補強≥60;雙面補強≥55

GB/T 5019第3章

≤25

≤1.0

≤17

≤1.0

≤12

≤1.0

3 外觀

材質間粘合均勻,無氣泡、針孔、皺折、分層、云母紙斷裂等缺陷,成盤開卷無粘連、抽絲、斷裂或松散等現象

目測

4 厚度

標稱值,mm

中值偏差,mm

  個別值偏差,mm

 

0.06,0.08,0.11,0.14,0.18

±0.02,±0.02,±0.02,±0.02,±0.03

±0.03,±0.03,±0.03,±0.03,±0.04

GB/T 5019第1章

5 寬度

優選寬度,mm

允許偏差,mm

 

6,8,10,12,15,20,25,30,40,50

±1.0

用0.5mm精度直尺測量至少3點求平均值

6 拉伸強度,N/10mm

GM,GP,GS,FMG,FPG,FSG:≥60

FM,FP,FS:≥20

GMG,GPG,GSG:≥100

GB/T 5019第5章

7工頻介電強度,MV/m

≥10(常溫)

GB/T 5019第16章

8 體積電阻率,Ω·m

≥1.0×1010(常溫)

GB/T 5019第18章

9 高溫下電性能

800℃×90min

不擊穿

≥1.0

1000℃×90min

不擊穿

≥0.4

見注4)

    耐電壓,1kV,1min

   絕緣電阻,MΩ

10 盤卷

 

50±2或76±2

≤5

200±5,250±5,300±5,

每卷接頭不多于2個

用0.5mm精度直尺測量

管芯直徑,mm

管壁厚度,mm

卷盤直徑,mm

接頭數

11 貯存期

自出廠之日起常溫下貯存期為6個月

 

項 目

白云母

金云母

合成云母

試驗方法

1)   代號意義:M(Muskovit)-白云母;P(Phlogopit)-金云母;S(Synthetic mica)-合成云母(如氟金云母);G(Glass cloth)-玻璃布;F(Film)-薄膜(如聚酯薄膜)。

2)   允許用其他定量的玻璃布或其他厚度的薄膜作為補強層。

3)   GB/T5019-1985 電氣絕緣云母制品試驗方法(neq IEC 60317-2:1973)。

4)   高溫下電性能按如下試驗方法進行:

在直徑φ1.6mm的銅線上,用0.11mm厚10mm寬(或供試厚度、寬度)耐火云母帶以50%重迭繞包兩層,然后把2根以不大于100mm 的節距扭絞在一起為試樣,插入長度不小于300mm的管形電爐中,并懸空不與管壁相接觸,管形電爐中部的溫度應為規定溫度±10℃,至90min時,在該溫度下用(500~1000)V兆歐表測量兩線芯間的絕緣電阻,然后施加工頻電壓1kV,1min。

膜)。

2)   允許用其他定量的玻璃布或其他厚度的薄膜作為補強層。

3)   GB/T5019-1985 電氣絕緣云母制品試驗方法(neq IEC 60317-2:1973)。

4)   高溫下電性能按如下試驗方法進行:

在直徑φ1.6mm的銅線上,用0.11mm厚10mm寬(或供試厚度、寬度)耐火云母帶以50%重迭繞包兩層,然后把2根以不大于100mm 的節距扭絞在一起為試樣,插入長度不小于300mm的管形電爐中,并懸空不與管壁相接觸,管形電爐中部的溫度應為規定溫度±10℃,至90min時,在該溫度下用(500~1000)V兆歐表測量兩線芯間的絕緣電阻,然后施加工頻電壓1kV,1min。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