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擠壓造粒機的生產流程解析
閱讀:4761 發布時間:2016-2-2
擠壓造粒機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高,適應原料范圍廣,非常適合大中心企業的投資使用。為完成造粒生產,擠壓造粒機一般會經過以下流程:
1.貯存、計量、混合。原料由斗式提升機及皮帶輸送到貯料倉中。貯料倉的數量,計量與混合技術的復雜程度,與產品配方中組分的數目有關。生產時,一般用間歇式混合操作,配方中的各組分原料在稱重倉內稱重,達到配方要求后,全部加入間歇式混合器中混合,在系統中安裝有平衡倉,平衡倉后的其它設備則連續操作。 在混合器中還可加入微量元素。為了保障顆粒分布均勻,選用高強度的混合器。混合后的物料和返料經斗提機提升后,在雙軸槳式混合器中與返料混合,返料是經破碎和篩分后的不合格顆粒,循環物料與新料比約35:65。
2.擠壓。混合后的原料經輥軸式擠壓機擠壓,其原理是通過擠壓使物料成形。混合物料通過一個垂直螺旋加料機加入兩個反方向旋轉的輥軸間的縫隙中,在擠壓過程中,物料的受壓逐漸增大,當兩軸之間的縫隙zui小位置時,物料受壓zui大,然后又逐漸減少,直到0。
3.破碎、分級。在輥軸擠壓機中形成的板塊要進一步破碎,并通過分級才能得到需要的顆粒尺寸。破碎后的原料在多級篩上被分成超大顆粒、產品顆粒和細小顆粒。在zui低篩上的細小顆粒,經循環回收到混合機中,再擠壓成形。而在多級篩上層被滯留的超大顆粒需進一步破碎。破碎后再返回到篩分。
4.拋光修整.在通常情況下,zui終產品需經過一到兩步的拋光修整。不規則形狀的顆粒經磨圓滾筒將邊角等處磨圓。在拋光過程中產生的細粉通過篩分(一層篩網)后循環。修整時,一般還要加入防結塊劑。
如果是生產單一產品的大顆粒物料,由于省去了稱重、計量、原料粉碎、混合等工序,工藝更簡單,使得大型擠壓造粒機的投資進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