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固原市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圍繞糧食生產和固原市“五特”產業,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積極引進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推動全市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打造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市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目前,固原市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達到95%以上,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6%,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
一是積極引進新品種。開展農作物自主品種選育和新品種引育試驗示范,共篩選出適宜固原市種植的冬小麥新品種3個、大豆新品種10個、玉米新品種5個、馬鈴薯新品種1個、大豆品種10個,填補了固原市沒有大豆品種的空白。建立冬小麥良繁基地1040畝,生產大田用種22萬公斤。
二是大力推廣新技術。推廣馬鈴薯全程機械化、馬鈴薯綠色防控等技術,建立旱作綠色高效科技示范園4個,打造種薯繁育基地20個、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10個;全力推進冷涼蔬菜產業提質增效,建立綠色生產示范基地25個。集成示范稈秸生物反應堆、蚯蚓生物套種套養、生物菌劑施用等關鍵種植技術,引進覆膜播種、采收機械,提高蔬菜生產科技水平;創建小雜糧高質高效示范基地10個5萬畝,推廣旱作節水、機械化作業、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現代農業技術,示范基地平均增收10%-20%;堅持走“優質+高端”肉牛品種改良和“兩純一優”技術路線,組建4代西門塔爾、安格斯、“固原黃牛”良種母牛核心群。冷配改良母牛8萬頭,繁殖犢牛6.8萬頭;支持開展工廠化水產品苗種培育和發展優新品種植養殖,新建工廠化魚菜共生、漁農綜合種養模式示范基地1個,建成魚苗孵化車間180平方米、孵化魚苗10萬尾;積極與國家及自治區玉米產業體系專家團隊合作,開展青貯玉米品質提升、籽粒玉米高產挖潛等試驗研究12項,集成創新出“寧南山區玉米高產挖潛”和“青貯玉米品質雙提升”技術,為寧南山區旱作雨養區玉米單產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徑。
三是主動開展技術服務。組建成立肉牛、馬鈴薯、冷涼蔬菜、小雜糧和農產品加工及質量監管5個專家服務團,對特色產業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問題進行專項研究與技術服務,指導全市建立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園區)119個。依托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現代農業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專家團隊和農業科研單位,充分發揮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的作用,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在關鍵農時集中開展培訓,引導農民以及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科學選用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推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
作者: 方程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