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核桃油及核桃加工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聯合主辦,云南省鳳慶縣人民政府、鳳慶縣滇紅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中國油脂》雜志社支持的國家核桃油及核桃加工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第四屆年會暨首屆瀾滄江核桃文化節日前在鳳慶縣舉辦。
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何東平在致辭中提到,國內植物油缺口達65%左右,推動核桃等木本油料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減少我國食用油對外依存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他表示,油脂分會將聚全國科技力量支持鳳慶核桃產業發展,將鳳慶打造為全國核桃產業發展的典范。
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以“進一步促進我國核桃產業健康發展”為題作報告。他特別強調兩點:一是我國核桃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近幾年核桃產量連年增加,不僅名列我國木本油料之首,同時穩居全球核桃產量之冠;二是進一步促進我國核桃產業健康發展,核桃是含油率很高的優質油料資源,核桃油是珍貴的高端食用油。近年來,我國核桃產業發展較好,但仍存在諸多問題。王瑞元建議,呼吁政府加大對核桃產業的支持力度;加快研發核桃采集和高效加工成套裝備;國家有關部門應研究合理的核桃收購價格;要進一步審議核桃產業的發展戰略;核桃重點產區要提升經營創業環境,吸引投資,加強宣傳。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木本油料專家馮紀福以“我國核桃產業發展的態勢”為題作報告,主要從核桃基本概念、產業發展狀況及對產業發展的思考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分析。報告指出,核桃產業一產發展較快,二產剛剛起步,三產正在探索銷售路徑。馮紀福對核桃產業難題進行了分析總結,并提出解決建議:國家應把核桃產業作為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因地制宜選種育種;大力推廣種植良種化;加強科學技術在栽培管理中的應用;建立完整的核桃產業標準體系;提升加工及深加工技術研究,延長核桃產業鏈,增加核桃產品附加值;國內市場銷售實現自給自足,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鳳慶核桃栽種歷史悠久,核桃種植面積172萬畝。近年來,該縣核桃全產業鏈聚集發展體系基本構建,“鳳慶核桃”正在逐步成長為與“鳳慶滇紅茶”齊名的區域性品牌。會議鳳慶專場環節進行了“云南核桃云平臺”的上線推介。
河南工業大學教授劉玉蘭、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碧根果專業委員會研究員劉廣勤、云南省林業與草原科學院副院長寧德魯等國內多家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知名專家,分別從核桃集約化預處理、核桃精深加工關鍵技術、核桃油質量控制、核桃加工裝備創新、核桃加工副產物高值化利用等方面一一進行了分析,助力核桃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在技術專場環節,各種核桃制油先進技術和設備輪番上陣。如雙螺旋冷榨制油、亞臨界低溫制油、連續液壓制油(立式、臥式)等加工技術,核桃剝殼、分選等先進設備,充分展現了近年來我國在核桃剝殼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整個技術專場囊括了從核桃預處理到核桃油生產全過程的技術、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核桃產業發展的突出成就。
據了解,本次會議對核桃產業中存在的剝殼、制油、貨架期短、副產物綜合利用等“卡脖子”問題給出多種解決方案,著力破解核桃產業發展難題,打造具有強勁競爭力的核桃產業體系,推動核桃產業高質量發展。
(胡增民)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