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會議在甘肅隴南召開,會議聽取了第三屆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工作報告、宣布組建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第四屆技術委員會并進行白酒貯存專題報告。本次會議旨在在加強白酒行業交流,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助力中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副秘書長杜小威,白酒技術創新戰略發展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旭亮,隴南市副市長李輝,中共徽縣縣委副書記、徽縣縣長王福全,隴南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馬文鋒,徽縣縣委常委、徽縣副縣長牛彥軍,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志剛等主要領導出席會議。
中國知名白酒專家白希智、韓建書,江南大學教授徐巖,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首屆中國釀酒大師張五九、原副院長宋全厚,天津科技大學教授肖冬光,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貴州大學、湖北工業大學、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專家學者,茅臺集團、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古井貢酒、習酒、郎酒、劍南春等名優酒企代表,黑龍江省酒業協會、河南省酒業協會、甘肅省釀酒工業協會、安徽省食品行業協會、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貴州省白酒產業發展促進會等地方行業協會的100多家企業、科研院所和地方協會近200位代表參加會議。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杜小威主持了本次會議。
周志剛董事長在致辭中首先對協會的支持與信任表示感謝并就金徽酒精耕細作市場,全國化擴張,經營業績持續高速增長的發展情況進行介紹。
李輝副市長在致辭中對隴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與源遠流長的釀酒文化進行深入介紹,對酒類產業在隴南經濟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進行強調,他表示,隴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酒類產業發展,并期待以本次會議為契機,與各方深化交流合作,進一步助推隴南酒經濟發展。
會上,王旭亮秘書長作《第三屆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工作報告》,系統總結了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取得的成績,對今后的工作進行了布置。中酒協牽頭組織開展的各項技術創新工作得到各研究單位高校的支持,各白酒企業的積極參與,不僅形成了很好的技術創新氛圍,而且也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的成果。為行業的發展貢獻了創新的力量。
隨后,杜小威副秘書長宣讀《關于組建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第四屆技術委員會的決定》。
在本次會議的白酒貯存技術交流分享環節,由江南大學教授徐巖,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中國釀酒大師王莉,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工程師楊韻霞,洋河技術中心副總經理葛向陽,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韓英,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李安軍,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務副總工程師、品質研究院院長、中國釀酒大師沈毅,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國釀酒大師徐姿靜,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智良分別作主題報告。
宋書玉理事長為會議作總結發言,他指出,自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成立以來,中國白酒的科學體系、標準化體系、工藝體系不斷得到提升,貯存工藝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得到證實。他同時強調,我們對中國白酒的研究更多是對傳統工藝的科學解析,貯存工藝是中國白酒品質構成的重要基礎,也是中國白酒區別于世界其他蒸餾酒的重要標志。
宋書玉理事長重申,中國白酒風味的形成是與生俱來的,這與其他蒸餾酒經過后天補充而形成的風味存在本質區別,中國白酒也因其個性化感官體驗廣受贊譽。希望通過更加系統全面的研究,發現中國白酒貯存的奧妙,不斷提升品質表達,不斷提升價值。
宋書玉理事長同時強調,中國白酒是多風味物質多香味物質的復雜構成,酒是陳的香這一理念在中國陳年白酒價值發現的過程中 經過市場檢驗,要通過實施構建標準化體系、感官感知評價體系、標準化指標體系,通過研究儲存容器大小、環境、材質等影響因素,不斷深化對貯存工藝的研究,不斷推進中國白酒的高質量發展。
自成立以來,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就致力于推動白酒技術發展,相信此次會議的召開可以進一步深化名優酒企的在貯存技藝方向的科研發展信心,強化科研院校的技術支持作用,進一步推進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