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農業農村部特色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茶葉專業組在湖北省英山縣開展了茶葉生產機械化調研,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徐振興副站長、經作機械處相關同志參加了調研。
調研了解到,2022年湖北省茶園面積564.1萬畝、茶葉產量41.9萬噸、綜合產值突破800億元。近年來,湖北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提升茶產業的發展水平,推行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促進全省茶葉產業提檔升級。截至2022年底,湖北省已擁有茶葉中耕機械4.3萬臺、修剪機12.3萬臺、采摘機6296臺、植保機械12萬臺、山地軌道運輸機3000臺套,茶葉綜合機械化水平53.24%,居全國前列。
調研組走訪了英山縣龍潭河村茶園種植基地,觀摩了茶園生產全程機械化和茶葉加工機械化情況。英山縣是大別山區茶業機械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全縣茶葉加工企業、加工點(包括家庭式小作坊)700多家。對于大宗綠茶,茶葉生產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其中茶園生產以小型化、單一功能機具為主,隨著茶園規模擴大,農戶急需輕便、高效、多功能的機具。對于名優綠茶,加工環節已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但茶園生產機械化水平仍然較低,尤其是采摘環節仍以人工為主,缺乏專用生產機具。
調研期間,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在英山縣舉辦的全省丘陵山區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研討及現場演示活動,來自全國9個茶葉主產省農機鑒定推廣機構代表、湖北省8個地市農業農村部門技術人員和當地合作社代表近100人參加了活動。一批湖北省在用丘陵山區農業機械、茶園生產機具、茶葉加工成套設備,以及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機化研究所和江西農科院農業工程研究所丘陵農機重大項目茶葉生產機械化課題成果機具在英山縣標準化茶園進行了作業演示。適合不同類型茶園生產的植保無人機、中耕
施肥機、智能
割草機、修剪機、采茶機、多功能管理平臺等先進適用機具引起了活動代表和當地茶農的極大興趣。在演示現場,專家組針對各類機具和茶園生產機械化技術進行了交流指導。
在交流研討會上,專家組組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阮建云研究員做了“茶樹綠色高養分管理技術”,專家組秘書長、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宋志禹副研究員做了“我國茶園生產管理從業人員與機械應用現狀和趨勢”,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林智研究員做了“茶葉自動化智能化加工最新成果”的學術報告。
此次專家組調研緊密結合了湖北省丘陵山區機械化與茶產業發展重點,抓住了夏茶生產關鍵農時和當地重要活動,發揮了專家組技術指導作用,推動了茶葉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促進了丘陵山區富民特色產業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