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優“甜味+”產業基地。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做強“甜味”產業生產基地,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現代農業園區條例》,印發了《內江市現代農業園區推進機制方案》《內江市現代農業園區分類創建認定評分標準》,進一步加強我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管理,推動現代農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市認定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納入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1個,認定省級現代農業園區5個,省級合作園區2個,建成市星級現代農業園區27個、縣級現代農業園區75個。堅決貫徹執行防止耕地“非糧化”政策,立足現有果園開展提質增效工作,制發我市種植園地分類優化改造實施方案,擬定了2022—2026年的改造目標任務,種植園地分類優化改造提升2.76萬畝,實現糧經復合、協調發展。去年11月中旬,國務院胡春華副總理蒞臨內江市視察園地綜合利用,12月15日,市委鄒自景書記代表內江市在全省農村耕地托管暨糧經復合優化利用農業種植園地試點工作推進視頻會議上做了經驗交流發言。
二、推動“甜味+”產業集群發展。念好“優、綠、特、強、新、實”六字經,緊緊圍繞“畜禽、蔬菜、水果、水產”等優勢特色產業,出臺《關于加快“內江黑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100萬頭內江黑豬開發利用產業化項目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建設內江黑豬原種場2個、一級擴繁場2個、二級擴繁場1個,規模化商品豬養殖單元450個,內江黑豬產能達30萬頭,目前全市出欄內江黑豬13萬頭;資中血橙獲得“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品”,晚熟柑橘新品種選育及配套生產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獲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血橙產量達40萬噸,全產業鏈產值50億元;鞏固威遠無花果5萬畝,成功創建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獲得中國科學協會科學技術獎1項、四川省良種認證2個、省科技進步獎1項,正在全力籌備2023年國際園藝學會世界無花果大會;依托“中國鯰魚之鄉”“中國白烏魚之鄉”“中國西部魚米之鄉”等金字招牌,著力圍繞“資中鯰魚”全產業振興、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提檔升級、設施漁業推廣及水產品牌建設,目前全市漁業經濟總產值59.59億元,同比增長5.9%;水產品總產量13.64萬噸,同比增長3.79%;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精品蔬菜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實現精品蔬菜種植面積14.4萬畝,產量35萬噸,實現綜合產值25億元。全市水果產量52.74萬噸,同比增長10.81%。現有甘蔗面積2萬畝左右,產量10萬噸左右,產值1億元,品種以市農科院自育的甜城23、甜城21、甜城15為主,現有漢安糖草、景亮紅糖、甜城蔗酒三家企業,注冊了甜城、甜城蜜蔗、甜城紅糖、甜城蔗酒、漢安河酒等商標,提高了內江甘蔗加工產品的知名度。
三、深挖“甜味+”產業加工。圍繞內江黑豬、無花果、天冬、柑桔、稻漁、精品蔬菜、肉牛肉羊、木本油料等優勢農產品,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支持企業做大總量、提升質量、增強活力。在特色農業產業主產區和基地園區,統一規劃建設了初加工設施和農產品集散中心,開展原產地商品化處理和加工,大力發展烘干冷鏈物流,產業基地配套建設1座以上農產品冷鏈初加工設施,全市現有農業冷庫267個,總庫容量99365噸,其中冷藏(凍)庫255個,庫容量96615噸,氣調庫12個,庫容量2750噸。農產品烘干設備69臺,日烘干能力約1335噸;冷鏈運輸車輛114輛。全市農產品初加工率達到了65%以上,蔬菜、水果、茶葉等農產品冷藏保鮮率或干品冷藏貯存率達了65%以上。
四、壯大“甜味+”產業龍頭企業。著眼鄉村全面振興,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強化指導服務,持續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隊伍,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推動現代農業建設中發揮生力軍作用,督促龍頭企業填報全國鄉村產業監測調查系統、四川統計
數據采集處理平臺數據并進行審核,實施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運行監測和評審認定,開展助企紓困政策宣傳推廣,結合“跑下”幫扶,深入龍頭企業調研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培育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11家,升規入統2家,已形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級2家、省級38家的良好發展梯次。以生產“甜品”代表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黃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0余噸花生酥供應市場,年產值突破2億元。創新開發的特色酥點產品遠銷全國,并出口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0余個國家。以生產“甜飲”代表的佳美食品擁有濃縮橙汁、NFC鮮榨果汁等生產線5條,年生產加工能力超5萬噸,今年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資中國信昱虹(資中)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10萬頭肉牛。以“甜果”為代表的資中紫晨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紫搖紅”精品資中血橙暢銷至廣州、南京、西安、成都等各大中高端銷售渠道,實現銷量達達500萬余斤,實現產值2500萬余元。威遠金四方公司2022年度實現銷售產值過億元,加工產品的茶片、果脯、燉品果干,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五、推進“甜味+”產業品牌建設、推介。堅持“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督促指導全市各縣(市、區)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全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水平,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2022年,市農業農村局獲得了“四川省食品安全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市中區、東興區成功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我市達成全域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目標。四川省接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種植業)例行監測22批次、部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水產品)專項抽檢21批次,合格率100%。在上南街正圓供銷社、中石油大千加油站、西雅圖樂鮮超市等多個零售區域設立了內江特色產品銷售專柜,以“線下展示+線上運營”模式開展品牌營銷。2022年,全市農業農村系統“三品一標”產品總數378個,其中,新增38個。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