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記者從江蘇省消保委獲悉,長三角消保委聯盟以長三角區域內預制菜市場發展狀況為依托,聯合長三角三省一市餐飲行業協會、部分預制菜龍頭企業共同發布了《長三角預制菜點質量及評價服務規范》。
預制菜,是指經過預加工、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消費產品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新寵。今年2月18日,江蘇省消保委根據前期省內預制菜市場消費調查情況,發布了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當前省內預制菜產業主要存在5個方面的問題,包括預制菜食品安全、口味、標識信息、菜品種類及物流配送等。
針對消費者關注的熱點和調查發現的問題,該團體標準從原材料、加工、包裝、標簽標識、貯存配送、還原度以及食品安全指標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據悉,該標準還結合長三角預制菜市場實際情況加入了4個新的亮點。
從消費者權益保護角度出發,進一步健全糾紛解決機制。該標準既要求經營者加強自律,暢通溝通渠道,跟蹤用戶訴求,健全消費糾紛解決機制及消費者評價機制,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又鼓勵經營者接受他律,自覺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消費者的監督,積極配合行政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組織開展工作。
從環保角度出發,鼓勵倡導包裝綠色簡約。該標準除了要求菜點
包裝材料和容器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外,還對單件和整體包裝進行分情況討論,如單件包裝應封口嚴密、無破損,包裝箱應牢固完整、不易散包,且積極響應國家關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要求,鼓勵使用環保可降解的包裝材料。
從保障知情權角度出發,對標簽規范予以明確。該標準要求預制菜企業應在醒目位置標明產品名稱、制作加工信息、食用方法、貯存方法、保質期及最佳品嘗期、凈含量及食材信息,確保消費者能夠對其所購入的預制菜品基本信息有概括了解。
從運輸安全保障出發,對預制菜品貯存、配送提出合理要求。貯存方面,該標準明確了冷凍、冷藏及常溫預制菜點的貯存、運輸溫度區間,并要求企業依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對臨近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產品及時清理,避免流入市場。配送方面,除了對配送人員健康衛生、配送箱(包)等工具清潔消毒等提出要求外,還要求對直接入口、非直接入口、低溫保存、熱食配送的預制菜品,在配送過程中合理分隔,配送溫度及配送時間均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江蘇省消保委副秘書長居上表示,《長三角預制菜點質量及服務評價規范》的發布,有助于指導長三角區域內相關企業預制菜點制作加工,做到質量及服務評價有規可依,通過強化標準引領,推動預制菜產業安全、可持續發展,進而保障行業發展行穩致遠。后續,消保委還將持續關注預制菜品消費問題,做好該團體標準的宣貫推廣工作,鼓勵更多企業加入團體標準,引導長三角區域內預制菜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長三角消保委聯盟還將根據標準實施情況,對標準不斷細化完善,確保標準更好地服務于預制菜企業經營和產業發展需要,并適時視情將團體標準上升為地方標準,進一步守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