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近日召開,部署推進湖南省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2021年,湖南省漁業經濟總產值達945.5億元,同比增長27%,有望在今年形成新的千億元級產業。
會議全面總結了“十三五”以來湖南省漁業工作情況,2021年,全省水產品總量266.1萬噸,保持全國第五位,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達945.5億元,同比增長27%,較2018年增長56%。“南縣小龍蝦”“漢壽甲魚”等14種水產品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水產品加工企業達204家、產品總量32.1萬噸、加工產值達54.8億元。長江干流湖南段、洞庭湖、湘資沅澧四水實行十年禁捕成效明顯,上半年湖南省監測到的魚類達75種,較2018年增加近30種。此外,湖南還開展全范圍、全覆蓋水產種質資源普查,查明水產養殖物種163種。在科研方面,依托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領銜的湖南水產種業產學研平臺,已培育出合方鯽等10個新品種,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會議要求,樹立“大食物觀”,貫徹落實好全國“十四五”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議精神,要準確把握生產與生態、內涵與外延、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切實增強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
會議強調要聚焦穩產保供,夯實水產品供給基礎,穩定養殖水域面積,推進綠色健康養殖,加快“產學研”“育繁推”一體化,持續提高水產苗種質量和良種覆蓋率。要統籌資源開發,拓展漁業發展空間,優化產業布局,積極探索大水面養殖,規范引導稻漁綜合種養發展。要切實抓好水生生物保護,促進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堅定“一禁十年”的決心,持續強化漁業資源保護,科學、規范、有序開展增殖放流,全面提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水平。要加快推進融合發展,提升漁業現代化水平,大力發展休閑漁業、水產品加工業,大力推進水產品現代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區和綜合體,扶持壯大一批水產龍頭企業,形成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競爭力的水產優勢產業集群。要加強執法監管,守牢4個底線(生物安全底線、質量安全底線、生態安全底線、生產安全底線),建立完善漁業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機制,堅決遏制重特大漁業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全省農業農村系統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從講政治的高度看漁業抓漁業,勇于擔當,銳意進取,加快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魚米之鄉’水產事業發展新篇章。”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袁延文在會上要求。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