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平原縣腰站鎮立足農業大鎮綜合優勢,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力和凝聚力,開展“書記抓糧”、抓好“六統一”,“噸半糧”創建取得新突破。小麥高產攻關田畝產831.36公斤,創全縣夏糧生產新紀錄。
一、強化“噸半糧”指揮部體系建設
(一)建立“155+N”運行指揮體系。成立1個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雙組長的“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指揮部,下設5個工作專班,貫穿綜合協調、技術服務、督導檢查、檔案宣傳、后勤保障等創建全過程。建立5類共同體,形成區域黨建、龍頭企業帶動、社會服務、風險共擔、資源要素共同體合力賦能“噸半糧”能力建設力量。排出N項階段重點工作,實行“11710”臺賬管理。
(二)堅持“書記抓糧”盡銳奪勝。掛圖作戰,設置“縣委書記指揮田”“縣長指揮田”各1000畝,4個“縣領導指揮田”各200畝,“鎮黨委書記、鎮長指揮田”各500畝,“支部書記服務田”300畝,三級書記靠上抓、快推進、強帶動,“書記田”真正成為了“樣板田”,60%的地塊都能達到“噸半糧”創建目標。
二、打好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組合拳
(一)做好糧食高質高效生產的“加減法”。
“加法”“減法”一起做,減損增產、降耗增收,確保糧食安全。
“加法”:
一是在“提升要素”上做“加法”。強化政策資金支持、生產物資、配套項目、科技服務、人才隊伍五個方面的要素保障,為“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添動力、增活力。大豆玉米帶狀種植示范村戶免費供種、免費播種,推廣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推進“河水進田”“農電入地”“農田提升”,不斷完善溝、橋、路、渠、涵、井、林、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南有十三干、北有馬頰河的基礎上,投資1500萬建設中型水渠,25個村成立用水協會。科技服務上,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新模式、新業態,加強新興職業農民培訓,培育鄉土人才,打造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二是在“服務質效”上做“加法”。開展“噸半糧”創建問題大檢視、大調研活動,摸清摸細底數和問題,從堵點難點、從薄弱環節入手,因村因地、精準施策。采取“黨建共同體+企業+合作社+農戶”共同推進思路,聚焦農戶痛點提供全過程“7+3”托管服務,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降低種地成本,提升了農業經營效率。創新開展“糧王大賽”活動,激發群眾種糧積極性。
“減法”:
一是在農藥等農業投入上做“減法”。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綠色增產,提高農業投入品利用率,通過黨建共同體對接簽約,由峰瑞高廩等農業龍頭企業提供專業托管服務,通過專業技術指導科學配比農藥、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兩個方面減少農藥用量,實現農業生產環境友好、節本增效。
二是在機收節能減損上做“減法”。加強對機械服務人員教育監管,提高各環節服務質量,從耕地到收割每個環節都爭取做到高質高效、降低損失。組織十余臺
聯合收割機同臺競技、大比武,以賽促訓、以賽提技,優化割臺、脫粒、分離、清選能力,持續深挖機收減損潛力。
三是在糧食烘干上做“減法”。大力推廣籽粒直收、烘干存儲等模式,建有2處糧食烘干塔,日可烘干460噸糧食,2處糧食倉庫共6千平方米,通過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銷售等服務,減少安全隱患和糧食浪費。
(二)因苗施策落實好三項“關鍵技術”。
一是晚播增密增肥管理保全苗。針對去年小麥播種晚的問題,通過增密保證成苗,通過增肥改善營養,通過增管理,適當淺播,過后鎮壓,保證成苗質量。
二是弱苗轉壯促弱轉壯保穗數。在越冬返青早春管理,抓肥水提早、措施前移、早防病蟲,啟動小麥“弱苗轉壯”專項行動,科學檢測,根據土壤墑情按照三分之一的比例配置氮肥。
三是落實“一噴三防”保高產。防治穗期病蟲集中危害、增強小麥抗逆性、增加小麥粒重、促進小麥穩產增收,防病、防蟲、防干熱風。3月,疫情封控期間,采取“三個結合”,抓好“三個服務”,統籌疫情防控與農業生產兩不誤、兩促進,完成統一飛防,47個村莊全部建立47個春灌服務隊,5萬畝耕地春灌順利。4到5月,啟動“一噴三防”工作,除上級安排的“一噴三防”5萬畝全域統一外,充分發揮組織凝聚力,完成2遍飛防,統一面積4萬畝。
三、實現“噸半糧”產能建設,農民增收“有帳算”
(一)黨建引領,帶動管理提標提效。全鎮成立5個區域黨建共同體、31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入社總面積1.7萬畝,抓住省農擔公司賦能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試點機遇,積極申請爭取魯擔惠農貸款,預授信額度累計220萬元。采取“5221”托管模式,合作社預計帶領村民每畝地多收400元,每畝增加村集體收入80元。
(二)搶奪先機,帶動農民增收增產。排查摸清種植面積、作業進度、機械需求,科學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提前10天預定組織170余臺
收割機,動員300余名志愿者組成農業生產服務隊,對全鎮5萬畝小麥機收會戰。截至目前,夏收已全部完成,夏種完成95%,玉米大豆帶狀種植1000余畝。為保障5萬畝耕地夏種后能夠及時澆灌,麥收前期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動用機械對全鎮溝渠河流進行了及時疏通、打通阻隔,同時6月初提前10天,在水利等部門的支持幫助下,800余臺機井已全部通電、開泵揚水,保障了群眾5萬畝耕地的夏灌需求。
下一步,腰站鎮將進一步發揮區域黨建共同體戰斗堡壘作用,持續推進“書記抓糧”抓好“六統一”,依靠科技力量,推動全鎮“噸半糧”創建健康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