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的最新數據,中國成人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所以,你耳邊是不是經常充斥著“我要減肥”的聲音?你是不是也是“劉耕宏女孩”的一員,每天“本草綱目”進行時呢?減肥,似乎已經成為當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一大重要人生任務。
“管住嘴,邁開腿”一直是減肥屆的圣旨,除了各種運動,調整高熱量、不健康的飲食結構也成為減肥事業中不可少的方法,這讓以主打綠色健康、低脂低卡的“輕食”成為減肥人士的熱切追求。然而,輕食真的“輕”嗎?對于健康減肥真的有用嗎?
在學術意義上,輕食其實不是只指代一種特定的食物,而是一種食材烹飪方式簡約化、保留食物原本營養和形態的餐飲形態。所謂輕食主義,就是一種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而在中國,當輕食更多與減肥掛鉤后,我們總是能在商店貨架或者外賣平臺上看到眾多輕食食品明確標明了卡路里數值,這些數值往往在100-500千卡之間,其熱量大幅低于普通食品,可這對于減肥人士來說無疑是好的選擇。
大部分輕食食品只有幾片菜葉和肉片,加上一點沙拉或者粗糧,盡管味道也不怎么樣,賣的價格卻不低,但仍然有許多人趨之若鶩,打著輕食概念的餐廳和外賣也層出不窮。二三十塊錢一份的餐盒里,看上去五彩繽紛,營養健康。可是,輕食食品卻總是在“翻車”的道路上屢見不鮮。
輕食主打低卡、健康,可是市面上的輕食食品搭配卻并不盡人意。很多店家所銷售的輕食套餐里,肉果蔬含量都很少,卻有大量碳水主食,包括摻了大量精米的所謂“粗糧”,一大坨增強飽腹感的土豆泥或意大利面,加上沙拉醬和蛋黃醬的輔助,大部分輕食所標注的熱量與實際熱量存在很大的差異,也難怪總有人抱怨稱吃了半個月輕食還胖了幾斤。
而且,輕食食品“中看不中吃”。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多以熟食、熱食為主,而輕食則正好相反,各種生冷菜品往餐盒里一鋪,搭配一小盒沙拉醬,就可以直接入口,真是重新定義了什么叫“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當然,就輕食主義本身而言,并無過錯,這種保留食材原本營養和味道的餐飲形態對于人體健康而言確實有所助力。錯的是一些趨利的商家,為了節省成本和營銷噱頭,打著科學減肥、營養健康的幌子賺取消費者的錢,不僅損害了自身的聲譽,也讓輕食成為部分消費者的黑名單。因此,無論是否有意減肥,在選擇輕食食品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把商家標明的卡路里數值當成購買的唯一標準,更要看一看其真實的組成成分。
其實,減肥不只是“管住嘴,邁開腿”,或者是簡單依靠輕食就能解決的事情,它更需要一個智慧的頭腦。當你把自身每日攝入的能量總量限制在1000-1500千卡,脂肪攝入量為總能量的25%-35%,多吃水果、蔬菜、膳食纖維,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充足的水分,養成細嚼慢咽的飲食習慣,再輔以適量的運動,減肥自然而然就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