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種類豐富、數量充足的食品供應是滿足人們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質條件,但隨之而來地食品安全問題同樣引人擔憂。面向尤為重要的校園食品安全問題,近日湖南省出臺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學校食堂建設和食品安全管理規范》,并正式施行,著力降低食品安全隱患,保障學生群體的基本權利與身體健康。
食品安全問題與千家萬戶、少年兒童群體健康成長密切相關。相較于家庭場景下幾人食的可控性,學校食堂作為為大數量學生群體供餐,且成為學生群體日常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的主體單位,往往承擔著更大的責任,重要性可見一斑。僅以湖南為例,據悉當前該省共有28202所學校,其中20105所學校都具有學生食堂,在食堂用餐的學生數量更是達到1000萬人左右,筑牢校園食堂食品安全防線具有重要意義。
一般來說,食品安全涉及到食材原料本身和加工、烹飪、出餐的各個環節,以及食堂后廚、餐廳環境、工作人員的衛生情況、軟硬件設施設備等方方面面。諸如原材料儲存不當導致腐敗變質,或采購的果蔬、肉制品原料存在農獸藥殘留超標,熟食、涼菜等加工或貯藏不當,加工區域“臟亂差”,冷藏冷凍設備食材混放、亂放,工作人員操作不規范、不注意個人衛生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引發食安問題的因素,但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標準,學校食堂相關問題一直以來都難以實現有標可依和規范性監管。
近日,為有效改善校園食堂食品安全狀況,進一步保障校園食品安全,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湖南省教育廳聯合出臺《學校食堂建設和食品安全管理規范》,并于10月3日開始正式實施。據悉,該規范中主要對學校食堂建設和管理的術語和定義、選址、建筑與裝修、供水與排水、采光照明、通風排煙、三防、設施設備、食品安全管理和應急管理的要求等進行規定,明確食堂應距離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等有礙公共衛生的開敞式污染源25?m以上,且在粉塵、有害氣體、有害液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等;同時針對不同進餐需求人數的食堂設置,給出相應的學校食堂平面布局示意圖。
此外,針對食品加工方面,規范中明確食品處理區、就餐區、輔助部分的使用總面積根據服務人數多少進行規劃,食品庫房、食品原料粗加工、烹飪、餐飲具清洗消毒、雜物庫等功能間面積則根據實際需要分別設置,并按需配置通風設施、采光設施、冷藏冷凍設施、就餐桌椅等。像是食品粗加工環節,還應分別針對動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產品原料等設置清洗池,并進行隔斷或距離控制,切配時用到的
工作臺、器具等也應專物專用。
總而言之,在《學校食堂建設和食品安全管理規范》中,涉及到學校食堂建設和食品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涵蓋一系列軟硬件設施設備的規范化。隨著其正式施行,也將為學校食堂操作、管理提供一個可參照的標準,助力把好校園食品安全防線。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