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相色譜(GC)是色譜領域中發展較早、比較成熟的技術,具有快速、簡易、相對便宜而又重復性好等特點,可以分析各種基質中的成分,如藥物、食品等等,已成為醫藥、食品等領域中不可缺少的
分析儀器。
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就已經有許多單位開始了氣相色譜儀的研究和制造,上世紀60年代初,北京分析儀器廠和北京化工研究院共同研制出我國首批商品化氣相色譜儀——SP-02氣相色譜儀,之后上海分析儀器廠也開始有商品化氣相色譜儀問世。
目前我國氣相色譜(GC)行業產品品種相對齊全,布局逐步完善,已形成具有一定技術基礎和生產規模的產業體系,但受限于整體技術發展水平,在高端技術應用方面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產品線多集中于中低端。
不過,隨著國產儀器質量不斷提升,國產氣相色譜儀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國產廠商包括福立、天美、東西分析、儀電分析等,不但技術上不斷突破,近幾年其銷量也在穩步增長。
2021年上半年,我國氣相色譜儀進出口總量約為12310臺,同比增長14.54%;進出口總額約為125669.87萬元,同比增長8.43%。2020上半年雖然有疫情影響,但氣相色譜儀進出口數量及金額并未受到影響。在此基礎上,2021年上半年氣相色譜儀進出口數量再次實現了穩步增長。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加大對環保、食品、醫療等領域的重視,氣相色譜分析技術開始廣泛應用,推動氣相色譜儀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為氣相色譜儀生產廠家帶來大好的發展時機。據外媒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到2022年氣相色譜市場預計達到36.7億美元,2016年-2022年期間,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2%。
近些年,我國對于檢驗檢測的需求急劇加大,巨大的市場需求刺激了檢驗檢測儀器行業快速發展。氣相色譜憑借著它優越的分離、分析能力,在檢驗檢測領域一直備受青睞。在國產色譜儀器方面,氣相色譜(GC)已經有幾十家在生產,并且產品都比較成熟,浙江福立、上海儀電、北京東西分析等的GC都可以滿足使用要求,并且有些完全可以與國外抗衡。
隨著氣相色譜儀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和新產品的開發,加之電子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使氣相色譜儀朝向靈敏度更高、選擇性更強、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發展。值此之時,國產色譜儀廠商應加大自主研發實力,推進產品改造升級,讓國產色譜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