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正常消費秩序正在逐步恢復,食品行業內企業的資金回籠壓力已經進一步減少。尤其是白酒行業,今年年初消費市場受挫,而近段時間消費市場已經開始逐漸復蘇。隨著白酒產品的化發展,一個“大白酒”時代正在到來。與此同時,白酒生產企業的生產工藝也在逐漸發生改變。
白酒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蒸餾酒,是世界六大蒸餾酒之一。根據生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達到785萬千升,市場供應十分穩定。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白酒行業逐步呈現出結構性繁榮的增長態勢,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向優勢產能集中。
傳統的白酒生產工藝包括原料選用、浸泡、蒸煮、攤涼、下曲、入箱、發酵、蒸餾等步驟,我國大部分白酒生產企業還在沿用傳統的人工釀造。雖說傳統的人工生產已經傳承了千百年,但它也存在著生產效率低、生產質量難以把控等問題,尤其是釀酒師傅經驗不同也會造成白酒質量的不統一。
因此,對于白酒企業來說,生產智能化的改造迫在眉睫。據了解,國內部分生產企業已經開始進行智能化設備應用。四川省瀘州市某白酒生產企業將投資188,617.6萬元,實施智能化包裝中心技改項目,打造自動化、智能化的現代化包裝基地,推動公司包裝物流體系的轉型升級。
江蘇某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也在致力于白酒生產智能化,據悉,該企業實現了全自動裝甑機器人系統的開發,該系統中集成了工業機器人、
機器視覺與激光測量等多種智能技術。該系統不僅能進行智能檢測,還能實現裝甑過程中的運動軌跡規劃、多軸聯動算法控制、機器人探汽上甑、智能給料的聯動控制。
貴州省遵義市某白酒生產企業也于去年引入了巡檢機器人,包括倉庫巡檢機器人和空中巡檢機,對茅臺集團的酒庫車間進行試點巡檢,實現了對生產企業酒庫的多方位實時監控,有助于促進企業儲存倉庫等基礎設施變得可塑化、智能化和協同化。
不難發現,白酒企業雖致力于智能化技術的引入,但大多集中在生產的后續環節,制曲、發酵等環節的智能化進程并不明顯。這就需要相關設備制造業對白酒的發酵過程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了解窖池里面菌種之間的關系,以及菌種結構如何,怎么干預等等,隨后建立相關數據模型,利用自動化技術進行生產模擬,并盡早實現技術成果的轉化。
白酒在國內具有廣大的需求量和消費基礎,展望全年,貨幣寬松環境以及基建持續加碼都對白酒行業形成正向支撐。而白酒企業在面對市場競爭時,不能掉以輕心,要加強產線的智能化建設優化產能。設備制造業也要加快技術和設備研發的腳步,為白酒企業的智能化升級提供技術支撐。
我要評論